依微鸟外村,逶迤烟中驿。
帆重因愁雨,柁转时惊石。
遥岑树共青,远浪鸥同白。
离索讵须愁,来往谁非客。

【注释】

依微:隐约。鸟外村:指远离尘嚣的山村。逶迤:曲折连绵。帆重:指船帆沉重,因有雨雾。柁(jiào)转:指南柁转动。时惊石:时而被石头惊动。遥岑:远山。离索:离别。讵(jù):同“岂”,哪。

【译文】

在崎岖的山路中行走我得到了一个”石”字

隐约地可以看到村庄在远处,蜿蜒的烟霭里是驿站。

船帆沉重是因为愁云密布,舵手转动是因为时时被石头惊起。

远方的山显得格外青翠,而江面上的浪花也洁白如雪。

离别和相聚都是人生常态,不必为此忧愁!来往不定才是生活的真谛呢!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一句说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山村的轮廓。第二句写近看,只见曲折连绵的山路中有一个驿站,它隐没在迷蒙的细雨中。“依微”二字,把景物写得朦胧而含蓄。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诗人沿着山间小路行进,一路上景色优美。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因为前途茫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心中不免有些愁绪。

第三、四句是写舟行江上的感受,“帆重”二句,描绘出一幅风雨欲来、风急浪高的江上风雨图。“帆重”、“柁转”都写出了风雨的猛烈,“因愁”、“时惊”则表明了风雨对航行的威胁。这一句中的“石”即山石,它不仅使船身摇晃,而且不时撞击船篷、船板,使船难以前进,因此船上的人们不得不紧紧抓住船舷,以免跌倒或撞伤。“时惊”、“时惊”两词反复出现,强调了风雨的凶猛。

第五、六句写江上的所见。“遥岑”是远山,诗人登上高高的山岗,极目远眺,但见青山依旧,白云缭绕;江面水波不兴,鸥鸟点点。这是一幅清幽恬静的画面,使人忘却旅途的辛苦,产生愉悦之感。“树共青”与“鸥同白”,既点出了“远”,“又点出了近”,远近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写旅途的感想。“离索讵须愁”一句,意思是说,离别和重逢本来就是人生的常事,何必为这点小事而发愁呢?“来往谁非客”,意思是说,我们都是客居他乡的人,哪里有什么不变的地方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认识,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胸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石”字作为贯穿全篇的主题,通过描写诗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的情景以及舟行江上的感受,将风雨之险、山石之阻、水波之静、云海之悠、江天之美等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悟和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