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嵯峨一望遥,到门犹碍过溪桥。
慈云长见阶前起,孽火都来海上消。
屋近树阴晴亦暗,砚涵竹露夜还潮。
从今剩买游山屐,野客无妨屡见招。
第一首:太华山巍峨高耸,一望无际,走到门前还要绕过溪桥。
第二首:慈云常常出现在阶前,孽火都到海上消去。
第三首:树木靠近屋檐,晴天也显得昏暗;砚台被竹露润湿,夜晚还带着潮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太华寺后的所见所感。
第一首诗的译文是:太华山峻峭雄伟,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巨大的山峰,让人望而生畏。当我走进寺庙的大门时,还需要绕过一条小溪上的桥。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它的敬畏之情。
第二首诗的译文是:慈云常常出现在阶前,孽火都到海上消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太华山的宁静与和谐。慈云代表着祥云,象征着美好、吉祥的事物;孽火则代表邪恶、毁灭的力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太华山的美好祝愿,希望它能够保佑人们远离邪恶,获得幸福和安宁。
第三首诗的译文是:树木靠近屋檐,晴天也显得昏暗;砚台被竹露润湿,夜晚还带着潮气。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变化,展现了太华山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太华山的美景呈现给读者。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