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不见沉香台,谁启圣人燕居户。
鼓瑟鸣琴玉几前,一回一点春风下。

这首诗的原文是:

禺山

眼中不见沉香台,谁启圣人燕居户。

鼓瑟鸣琴玉几前,一回一点春风度。

注释:

眼中不见沉香台:指眼不见沉香台,即看不见沉香台。沉香台为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比喻理想的境界。

谁启圣人燕居户:指是谁开启了圣人的居室之门?燕居户为古代士大夫闲居之处。

鼓瑟鸣琴玉几前:瑟和琴都是古时的乐器,它们在玉几(一种有雕饰花纹的矮桌)前弹奏,这里形容音乐之美。

一回一点春风度:春风是指温暖、柔和的风,在这里形容诗人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禺山”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眼中不见沉香台”,意味着理想境界的美好无法被肉眼所见。这里的沉香台,象征着理想中的世界,只有通过心灵才能感知到它的存在。这一比喻深刻揭示了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次句“谁启圣人燕居户”,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进一步追问。圣人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智慧的人,他们的居室之门象征着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这里的燕居户,既指古代士大夫的闲居之所,也暗示了一种高雅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一设问,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鼓瑟鸣琴玉几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玉几前弹奏乐器的场景。瑟和琴都是古代常用的乐器,它们的美妙声音仿佛春风拂面般令人陶醉。这里的鼓瑟鸣琴,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同时,玉几前的形象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高雅环境。

最后一句“一回一点春风度”,则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春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使得一切都焕然一新。这里的春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吹拂大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感动。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手法,如沉香台、燕居户、瑟、琴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意境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