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管纷纷日欲斜,隔溪烟火万人家。
红桥绿水依然是,不见当年李探花。

【注释】

1)文溪桥:指文溪上的桥梁,在今浙江温州。

2)丝管纷纷日欲斜:指傍晚,夕阳西下,乐队吹奏着悠扬的曲子,人们纷纷回家。

3)隔溪烟火万人家:指远处的人家炊烟袅袅,有上千人居住。

4)红桥绿水依然是:指文溪上的桥梁和流水依然如故。

5)李探花: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中过进士,但因科场失意而不得志。

6)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怀念的是李商隐,这位才情横溢、却一生坎坷的唐代诗人。首句“丝管纷纷日欲斜”,写傍晚时分,人们纷纷回家,乐器声悠扬,夕阳西下,一派繁忙景象。次句“隔溪烟火万人家”,点明地点,远山近村,炊烟缭绕,万家灯火,人烟繁盛。“红桥绿水依然是”,既写出了景色依旧,又暗含对李商隐的追念;“不见当年李探花”,则是对李商隐坎坷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译文:

傍晚时,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人们都纷纷回家了。隔溪的烟火气十分浓厚,有上千人居住。文溪上的桥梁和水流依然如故,但已不见昔日的李探花了(李商隐曾在《锦瑟》一诗中提到过这座桥)。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至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期间。诗人以晚霞映照江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