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登陴谕贼时,至今草木感恩私。
恨杀桥成人已去,相思如对岘山碑。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诗句释义
- 记得登陴谕贼时:
- 登陴: 指登上城墙,古代用于防守或示众的地方。
- 谕贼: 警告敌人。
- 结合上下文,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在守卫城池时的英勇行为。
- 至今草木感恩私:
- 草木: 此处比喻人民或自然。
- 感恩私: 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 这句诗可能意味着诗人的努力和牺牲得到了人民的感激。
- 恨杀桥成人已去:
- 恨杀: 非常遗憾。
- 桥: 这里可能指的是通往某个地方的桥梁,如通往家乡的道路。
- 人已去: 表示某人已经不在了。
- 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之人的深深怀念。
- 相思如对岘山碑:
- 相思: 思念之情。
- 岘山碑: 指岘山的石碑,常用于纪念逝去的亲人或朋友。
- 通过与“岘山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友的无尽思念和哀思。
译文
记得当年在城墙上警告敌人时,如今草木都因感激而生长;
我多么遗憾桥梁通向的那个人已经离开,就像面对岘山之碑一样想念着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怀念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草木”、“桥”和“岘山碑”的运用,诗歌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还赋予了这些元素以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