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鱼乐深逝,倦鸟厌高飞。
独人不如之,可不为之悲。
失路陷荆棘,日暮还依依。
家乡隔山海,飘泊将焉归。
岁月不我与,两鬓倏已衰。
少壮不自力,老去愿皆违。

【注释】

  1. “惊鱼”:指惊鱼,一种水鸟。
  2. “乐深逝”:乐,高兴;深逝,沉没于水深处。
  3. “倦鸟”:疲倦的鸟儿。
  4. “独人不如之”:孤独的人不如鸟儿自由。
  5. “可不为之悲”:可不为之而悲伤?可,能、可以。
  6. “失路”:迷失了道路。
  7. “荆棘”:丛生的荆棘。
  8. “日暮还依依”:傍晚时分,鸟儿还在依恋着归巢。
  9. “山海”:比喻家乡。
  10. “飘泊”:漂泊。
  11. “两鬓”:两鬓,指两颊。
  12. “倏已衰”:很快地变衰老了。
  13. “不自力”:不能自强自立。
  14. “老去”:年老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惊鱼乐深逝,倦鸟厌高飞。”意思是说鱼儿沉入深渊里欢快地游泳,鸟儿厌倦了高空飞翔。这里以鱼和鸟为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他感到生活太无足轻重,没有意思,因此产生出强烈的失落感。
    第三句:“独人不如之,可不为之悲?”意思是说只有独自一个人不如它们自由,我难道不因此而悲伤吗?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哀。
    第四句:“失路陷棘荆,日暮还依依。”意思是说失去了方向和道路,陷入困境,日暮时分还依依不舍。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五句:“家乡隔山海,飘泊将焉归?”意思是说家乡被群山大海隔开,飘泊不定的我到哪里去呢?这是诗人对于自己漂泊无依的无力和无助,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和不安。
    第六句:“岁月不我与,两鬓倏已衰。”意思是说时光不会停留在我身上,我的两鬓也不知不觉地变白了。这是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无奈和悲哀,也是他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叹。
    第七句:“少壮不自力,老去愿皆违。”意思是说年轻的时候没有自强自立的精神,年老了愿望都未能实现。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也是他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