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信拔地,紫盖欲插天。
初疑是铁笔,细看如金莲。
八风吹不动,四海名相传。
不是番人塔,虚空有圣贤。
诗句
1 孤标信拔地:此句形容塔的高耸,仿佛独立于大地之上。”孤标”指的是独立的标识或标志,”拔地”则表示塔的高大和直立。
- 紫盖欲插天:描述塔顶的形状,好像紫色的盖子要插入天空一样。这表达了塔的壮丽和高耸入云的特点。
- 初疑是铁笔:诗人一开始以为这是一座铁铸的塔,因为其形态独特。
- 细看如金莲:仔细观察后发现,塔的颜色和质感更像是金色的莲花。
- 八风吹不动:形容塔的坚固,无论多大的风都无法吹动它。
- 四海名相传:意味着这座塔在全世界都有名,人们口耳相传。
- 不是番人塔:表明这座塔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或地域,而是普遍的、世界的。
- 虚空有圣贤:强调尽管这座塔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它却蕴含着圣贤的智慧和精神,超越了物质的存在。
译文
孤独的姿态确实能够拔地而起,紫红色的塔顶仿佛要插入天空。起初怀疑它是由铁制成的,仔细一看才发觉它像是金色的莲花。无论刮多大的风都无法动摇它,四海之内都知道它的名声,并非某个特定民族的塔。
注释
- 番塔:可能是指某一地区特有的塔。
- 孤标:独特的标志或象征。
- 拔地:形容塔的高度和雄伟,直插云端。
- 紫盖:形容塔顶的颜色为紫色。
- 铁笔:此处比喻塔的形状像用铁笔绘制出来。
- 金莲:这里指塔的颜色和质感,金色的莲花状。
- 八风:形容大风的力量巨大。
- 四海:指整个世界,世界各地。
- 名传:名声远播,广为流传。
- 不是:并不是,否定了某种归属。
- 虚空:形容塔的虚无飘渺。
- 圣贤:指代那些具有崇高智慧和道德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塔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诗人以“孤标信拔地”开篇,便奠定了塔的高耸入云、独立不群的形象;紧接着以“紫盖欲插天”来形容塔顶之高,仿佛直冲云霄。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入挖掘塔的内涵。他怀疑它是铁制的,但观察之后才发现,原来它更像是金色的莲花,既坚韧又优雅。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使得诗人对塔的赞美之情更加深刻。
诗人以“八风吹不动”来表达塔的坚实与稳固,即使面对狂风巨浪,也岿然不动。而“四海名相传”则进一步强调了塔的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论是哪个角落,人们都对它赞不绝口。诗人最后指出,这座塔并非属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或地域,它如同虚空中的圣贤般存在,虽然无形无物,但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整首诗通过对塔的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和解读,展现了塔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