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峰亦鹫岭,此寺非少林。
有僧方办道,无佛不传心。
寄语蒲庵道,海针何处寻。

诗句释义

1 龟峰寺

  • 龟峰:通常指的是位于浙江省的一座山峰,因其形状酷似乌龟而得名。
  • 鹫岭:指佛教中的灵鹫山,是佛教圣地之一,常在佛教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出现。
  • 此寺非少林:指出这座寺庙不是少林寺,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
  1. 有僧方办道
  • 描述的是寺庙中有僧人正在进行佛教修行。这里的“办道”是指修行或修炼。
  1. 无佛不传心
  •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无论是否有佛出现,佛教的基本教义——如来藏(即佛性)都是普遍存在的,并会通过修行得以传承。
  1. 寄语蒲庵道
  • 蒲庵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特定的地方,这里的诗人在这里向那里的人们传达某种信息或启示。
  1. 海针何处寻
  • 这是一句谜语,”海针”可能指代一种稀有或珍贵的物品,而”何处寻”则表达了一种寻找的困难和挑战。

译文

龟峰也被称作鹫岭,但这不是少林。寺庙里只有僧侣在修行,没有佛像,因为佛教的核心教义——如来藏——是普遍存在的。请告诉蒲庵的人,如何找到那根神秘的海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龟峰寺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禅宗的修行理念。诗中提到“有僧方办道”,强调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性,以及僧侣们在寺庙中的日常活动。同时,通过“无佛不传心”这一表述,表达了佛教教义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诗歌中的一些词汇和意象也可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龟峰”、“鹫岭”、“海针”,这些元素都可能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而结尾的“寄语蒲庵道”,则可能暗示着一种期待和希望,希望读者能有所领悟或有所启发。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