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秦已罢甲兵,天下讴歌太平。
奉使来凭寸舌,无人上请长缨。
但遣清风动地,何须黄金满籯。
堪叹人亡世远,欲寻遗迹无徵。
南粤王庙三首
赵佗
汉秦已罢甲兵,天下讴歌太平。
奉使来凭寸舌,无人上请长缨。
但遣清风动地,何须黄金满籯。
堪叹人亡世远,欲寻遗迹无徵。
注释:
- 汉秦已罢甲兵:汉代、秦朝已经结束了战争。
- 天下讴歌太平:整个国家都唱着歌颂和平的歌曲。
- 奉使来凭寸舌:作为使者,我依靠的只是我的口才。
- 无人上请长缨:没有人请求过我请求援救。
- 但遣清风动地,何须黄金满籯:只要派出清风就能震动大地,为什么需要满箱的金子呢?
- 堪叹人亡世远:可惜的是人都已经不在了,这个世界也很远了。
- 欲寻遗迹无徵:想要寻找遗迹却找不到证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对南粤王庙的描述和感慨。南粤王庙是为了纪念南粤国国王赵佗而建立的。赵佗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将领,他在平定南方的战争后,被汉武帝封为南粤王,统治了岭南地区。
诗的开头两句“汉秦已罢甲兵,天下讴歌太平”,描绘了汉朝和秦朝都已经结束了战争,全国都在歌颂和平的景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奉使来凭寸舌,无人上请长缨”,表达了诗人以一己之力前来拜祭南粤王庙,却没有人请求他援助的无奈。这里的“长缨”指的是长长的绳索,比喻援救之意。诗人用“寸舌”来形容自己的力量微小,无法承担起拯救国家的责任。这也反映了诗人在表达自己意愿时的无奈和无力感。
诗人转向了对南粤王庙本身的描述:“但遣清风动地,何须黄金满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南粤王庙的评价:它只需要一些象征性的装饰就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不需要太多的金银财宝。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在的精神。
诗人发出了感慨:“堪叹人亡世远,欲寻遗迹无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他感叹人们已经不在了,世界变得遥远和难以追寻。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赞美南粤王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历史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感慨。它既有历史的痕迹又充满了诗意,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