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竹林下,宛见南山翁。
高节真无比,芳尊那与同。
海涛生枕席,花月隐房栊。
独自怜疏晚,登堂愧阿戎。

【注释】

寓思行沙庄呈尊甫南山隐翁三首

清风竹林下,宛见南山翁。——竹林清风中,仿佛看到南山上的隐者。

高节真无比,芳尊那与同。——隐士的高洁节操真是无与伦比,他喝的酒哪能和我相比?

海涛生枕席,花月隐房栊。——海浪拍打着枕头席子,花影月色映衬着房屋门框。

独自怜疏晚,登堂愧阿戎。——我独自感到人生易老,登上厅堂后感到自己不如阿戎(晋代王戎)有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行沙时写给南山隐者的。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景:微风吹来,竹林发出沙沙之声;隐隐约约地看见一位白发苍苍、高风亮节的隐者正悠然自得地坐在竹下,好像他就是南山一样。“宛见”二字写出了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宛见”一词用得很妙,因为看不见,所以显得更加真切,也更能显出隐者的形象。

后两句写情,表达了诗人与隐者之间的友谊及对自己才能的自谦。这两句中的“真无比”、“与同”两个词语,都用了反问句式,表明自己的自谦之意。“海涛”二句写景兼抒情,既表现了山居生活的恬适宁静之境,也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慕之情。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的敬爱和对山林生活的喜爱,语言平实而不失韵味,情感真挚而自然流露,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