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喧茅屋,流云弄夕晖。
莲衣疏更脱,萤火湿犹飞。
夜久渔将入,秋来客未归。
何当更东下,沧海故人稀。
寓思行沙庄呈尊甫南山隐翁三首
急雨喧茅屋,流云弄夕晖。
莲衣疏更脱,萤火湿犹飞。
夜久渔将入,秋来客未归。
何当更东下,沧海故人稀。
解析:
第一首(急雨喧茅屋)
- 急雨: 描述天气情况,急雨可能意味着天气突然变坏。
- 喧茅屋: 表示雨声使得茅屋发出声响,暗示着雨水的强烈和频繁。
第二首(流云弄夕晖)
- 流云: 描述天空中的云朵流动的情况。
- 弄夕晖: 指流云在空中玩弄夕阳,可能是形容云层在夕阳下的变幻景象。
第三首(莲衣疏更脱)
- 莲衣: 通常用于比喻衣物,这里可能是指衣服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润。
- 疏更脱: 描述雨水使得衣服变得更加轻薄,甚至有些部分开始脱落。
- 萤火: 通常指夜间的光点,这里可能是指在潮湿的环境中萤火虫发光。
- 湿犹飞: 即使环境湿润,萤火虫的光芒依旧在闪烁。
第四首(夜久渔将入)
- 夜久: 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连续下雨导致的夜晚延长。
- 渔将入: 渔夫准备进入水中捕捞。
第五首(秋来客未归)
- 秋来: 秋季到来,这通常是农忙季节,也可能导致人们外出工作或旅行。
- 客未归: 可能意味着诗人的朋友或亲人还未回来,可能是因为在外忙于农事等。
第六首(何当更东下,沧海故人稀)
- 何当: 何时能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时刻的期待或愿望。
- 更东下: 可能指的是向东迁移或迁徙,也可能是比喻为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或寻找更好的未来。
- 沧海: 大海,常用来形容辽阔或者变化莫测的情境。
- 故人稀: 老朋友很少,表达出对朋友离散或疏远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急雨、流云、莲衣、萤火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而夜久渔将入、秋来客未归则反映了生活的忙碌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何当更东下,沧海故人稀”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