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畹当年种,江乡何处墩。
清风宜此老,明月共谁樽。
细采还纫佩,幽期岂负言。
汨泥应未得,无梦不沂村。
诗句翻译:楚畹当年种,江乡何处墩。清风宜此老,明月共谁樽。
- 词句解析
“楚畹当年种”:这里的“楚畹”可能指的是楚国的疆域或楚国的园林,“当年种”表达了一种时间的遥远感,暗示了某种深厚的历史背景或文化渊源。
“江乡何处墩”:这句中的“江乡”通常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而“何处墩”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对某种状态或情境的描述。
- 诗词鉴赏
《兰墩次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通过提及“楚畹”、“江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生活体验。
“清风宜此老,明月共谁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享受清风明月所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艺术形象,也增强了读者对于诗人所处环境的理解和感受。
- 创作背景
《兰墩次韵》的创作时间背景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意象和用词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或退隐时期所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
这首诗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例如,诗人可能在远离喧嚣的乡村或隐居之地,通过与自然景物的交流,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
《兰墩次韵》是明代符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楚地和江乡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