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经春别,临川不得书。
山居正寥阒,旅况近何如。
汝水寒犹菊,蒙田雨自锄。
醉言妨忤俗,长笑勉教除。

注释:

南浦经春别,临川不得书。

南浦:指长江之南的浦口,这里泛指离别的地方。

临川:指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陶渊明曾隐居于此。

山居正寥阒,旅况近何如。

山居:指在山上的住所。

寥阒:寂寞空旷。

旅况:旅途中的情形。

汝水寒犹菊,蒙田雨自锄。

汝水:指河南省汝河,陶渊明曾在河南隐居。

寒犹菊:形容寒冷如菊花一样坚韧不拔。

蒙田雨自锄:蒙田是晋朝隐士,他常自己动手除草,这里用来形容陶渊明勤劳的品质。

译文:

在春天的南浦分别,书信未能寄出。

在临川隐居生活,没有收到书信。

山上的居所正显得空旷寂静,旅途中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汝河水寒冷如同菊花一样,勤劳的农夫却依然在田间劳作。

醉言妨忤俗,长笑勉教除。

醉言:喝醉后说的话。

忤俗:违反世俗规矩。

长笑:长久地笑。

勉教除:努力去改正错误。

赏析:

这首《奉寄陶大痴邑慱》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好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首联“南浦经春别,临川不得书”直接点明了题意,即在春天的南浦分别,书信未能寄出。这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反映,当时的政治局势不稳定,使得人们无法安心隐居。同时,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需要面对现实生活的困难和压力,而选择隐居可能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颔联“山居正寥阒,旅况近何如”则是对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山居正寥阒,形容作者的居所偏僻、寂静;旅况近何如,则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情形的感受。这里的“寥阒”和“何如”都是形容词,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颈联“汝水寒犹菊,蒙田雨自锄”则是对陶渊明的赞美。汝水寒犹菊,形容汝水的寒冷如同菊花一样坚韧不拔;蒙田雨自锄,则形容了陶渊明勤劳的品质。这里的“寒犹菊”和“雨自锄”都是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陶渊明的形象。

尾联“醉言妨忤俗,长笑勉教除”则是对作者自己的劝诫和勉励。醉言妨忤俗,表达了作者对于饮酒言论可能触犯世俗规矩的担忧;长笑勉教除,则表示了作者努力去改正错误的决心和态度。这里的“妨忤俗”和“勉教除”都是动词短语,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行动。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描绘陶渊明的形象以及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行动,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然、独立、坚韧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对自己的劝诫,也体现了杜甫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