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东边邑,高人秉令初。
激昂风夙远,清净理应馀。
春雨农归业,秋灯户有书。
烦君且安适,不远见徵车。
【诗句释义】
淮海东边的小城,高人秉令初出。
激昂风声久远,清净理应余。
春雨农归业,秋灯户有书。
烦君且安适,不远见徵车。
【译文】
淮海东边的一个小城,一个高人刚刚担任这里的长官。
你的热情和勇气已经传遍了远方,清廉和正直的品质也值得赞许。
春天的雨水滋润着农田,农民们辛勤劳作后回到家中。
秋天的夜晚,灯光下,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书的海洋中。
请你暂且在这里安心,不要远行去征召他的马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刘世臣即将出任赣榆(今江苏赣榆县)的地方长官的情景,表达了对刘世臣的赞赏和期望。
首句”淮海东边邑,高人秉令初”,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刘世臣即将出任的地方是淮海东边的一个小城,这个小城是一个人才辈出的高地。这里的“秉令”,指的是执掌地方政权的意思。
第二句”激昂风夙远,清净理应馀”,是对刘世臣品质的评价。诗人认为刘世臣的激情和远大的志向早已传遍四方,而他清廉公正的品格也值得称赞。这里的“清风”和“明月”分别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第三句”春雨农归业,秋灯户有书”,描绘了刘世臣在任职期间所关心的民生问题。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农田,使得农民们得以安心回家;而在秋季的夜晚,灯火下的书香弥漫整个村庄,显示出刘世臣在任期内为百姓着想,关心教育的态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刘世臣政绩的认可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最后一句”烦君且安适,不远见徵车”,则是诗人对刘世臣的劝勉。他希望刘世臣能够在这里安心地工作,不必为了征召而远离自己的家园。这里的“徵车”指征召而来的车辆,意味着刘世臣不需要为了被召唤而离开自己的家乡。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刘世臣深厚的情感和对他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