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携步上南冈,剌眼杉松隔岁长。
暂止鹊疑怜旧主,重移巢故傍西堂。
喧啁屋瓦千渠事,狼籍书堆为底忙。
可是山栖犹未稳,曾沾雨露向朝阳。
【注释】
二月二日:指农历二月初二。
至:到。
南冈:指山名,在今安徽桐城西南。
干鹊:即喜鹊,一种鸟类。
遂:于是。
定:筑巢。
小杉:指松木。
佃者:种地的农民。
云渠自壬申读书巢后比今复来因纪此诗:云渠,作者自谓。壬申,作者出生的年号,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读书,指读书。巢后,即读书后的住处。比,比较。今,现在。复来,再次来到。纪,记述。
携:携带。
剌眼:刺眼的阳光。
隔岁长:隔了一年之久。
暂止:暂时停下来。
鹊疑怜旧主:喜鹊怀疑这是它原来的主人,因为这里的主人已经不在了。
重移巢故傍西堂:喜鹊又把窝重新搭在原来的地方,那是在西堂。
喧啁屋瓦千渠事:喜鹊在屋顶上喧闹,好像有上千人在忙碌着。
狼籍:散乱不整齐。
为底忙:到底忙什么。底,句末语气词。
可是:但是,不过。
山栖:隐居于山中。
犹未稳:还不稳定。犹,仍然。
曾沾雨露向朝阳:《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吾与点也!三嗅而後作,孰知非鱼之乐?”这里的“雨露”比喻恩德。“朝阳”,比喻朝廷。
【赏析】
《南冈喜鹊巢复记》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米芾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写喜鹊重返南冈并重新筑巢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首联“春风携步上南冈,剌眼杉松隔岁长。”起笔写春天到来,春风拂面,带着喜悦的心情登上南冈。此时,只见杉松相隔已久,显得格外刺眼。这句诗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颔联“暂止鹊疑怜旧主,重移巢故傍西堂。”写喜鹊停在树上,似乎在怀念旧主。诗人猜测喜鹊可能是想起了旧主人,于是决定将新筑的窝建在原来的位置。这里的“故”,指的是曾经的主人。
颈联“喧啁屋瓦千渠事,狼籍书堆为底忙。”“喧啁”是形容屋瓦上喜鹊的嘈杂声,而“狼藉”则是形容书堆被翻动的样子,显得有些凌乱。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喜鹊和书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喜爱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喜欢沉浸在书海之中的生活态度。
尾联“可是山栖犹未稳,曾沾雨露向朝阳。”诗人虽然喜欢隐居,但目前仍不稳定。他曾经受过恩惠,如今也愿意向朝霞致敬。这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现状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感人,既表达了对喜鹊的喜爱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