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书曾忆浣溪头,锦水西风候雁秋。
地胜蚕丛开国远,山空象魍畏人啾。
文翁学在风流迈,司马台荒气谊浮。
此日相逢重携手,玉河残涨晚悠悠。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缄书曾忆浣溪头”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书信中提及的地方(浣溪)的美好记忆。”缄书”指密封的信件,”浣溪”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自然景观。
- “锦水西风候雁秋” - “锦水”指的是一条河流,”西风”描绘了秋天的气息,而”候雁秋”则暗示了迁徙的候鸟在深秋时节飞过此地。
- “地胜蚕丛开国远” - 此句提到“蚕丛”和“开国”,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方,如蜀国的发源地。”地胜”意味着这个地方非常美丽。
- “山空象魍畏人啾” - “象魍”在这里可能是指山中的一种生物或者自然景观,而”畏人啾”则表达了一种被打扰的感觉。
- “文翁学在风流迈” - “文翁”很可能是指西汉时期的官员文翁,他治理蜀郡时推行教化,使这个地方文化繁荣。”风流迈”可能形容文翁的影响力大,影响深远。
- “司马台荒气谊浮” - “司马”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台荒”可能指的是废弃的建筑物或遗址,”气谊浮”则表达了一种失落或衰败的情绪。
- “此日相逢重携手” - “此日相逢”表明今天能够再次相见,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重携手”表示希望再次共同前行或合作。
- “玉河残涨晚悠悠” - “玉河”可能是指一条美丽的河流,”残涨”描述了河水仍在缓慢上涨,”晚悠悠”则传达了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对浣溪、锦水、蚕丛等地理和历史背景的描述,以及对自己过去书信中的怀念,表达了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整体上,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友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