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秋尽强登临,野树萧萧落不禁。
天地无情三日雨,蒲帆不济此江深。
诗怀谢子能高兴,法听生公鲜会音。
■有盘空双白鹤,戛然时下一长吟。
【注释】
百花:指百花寺。青州聂子:聂胜叔(1079年—1134年),字无逸,山东青州人,北宋著名僧人,有《游山堂诗》二十卷,存诗三百八十余首。青州:今属山东省淄博市。奉酬:作答酬谢。梅庵长老:即黄休复,号梅庵,宋代诗人、高僧,著有《梅苑》。
【赏析】
此为酬和之作。诗人于暮秋登上百花寺,风雨阻归途,感激时事,偶承青州聂子之见赠,奉酬兼似梅庵长老。
“百花秋尽强登临”,百花凋零,秋风萧瑟,诗人仍要强行登上这百花寺,表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野树萧萧落不禁”,野树萧萧,风吹叶落,无人制止,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天地无情三日雨”,天地无情,连日下雨,表现了自然对人的无情压迫,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
“蒲帆不济此江深”,蒲帆无法渡过这条江面,表现了诗人的无助和失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法听生公鲜会音”,生公法师讲经说法,人们争相聆听,表现了人们对佛法的渴望和追求。
“■有盘空双白鹤,戛然时下一长吟。”诗人抬头仰望天空,看到了两只盘旋飞翔的白鹤,它们时而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时而发出长长的吟声。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佛法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