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江渚罢鸣琴,报政难留去客心。
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
□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
为向南云早鸿道,春明还许嗣徽音。
【注释】
- 新堂:新建的堂。燕集:宴饮聚会。饯送:送别。江明府:江州刺史,即江陵。先生:对人的尊称。
- 罢:停止。
- 报政:报答朝廷的治理。难留:难以久留。去客心:离去之人的心。
- 乡士:家乡的人。何困:为什么如此困苦?
- 宰君:指刺史。其敢:怎敢。重临:再次来临。
- □堂:高堂。尊俎(zǔ):指宴会中的酒器和肉食。
- 嘉会:美好的聚会。衣冠:指官员们。侈上林:奢侈豪华如上林苑。
- 为:替。南云:南方的云。早鸿:早晨的飞鸟。还许嗣徽音:还希望你能继续发扬微音之美。徽音:美好的名声或声誉。
【赏析】
这是一篇送别诗,作者以“西风江渚”起兴,点出秋日江渚上的送别场景,并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然后通过写江州长官的盛情招待、诗人的感激之情,来渲染送别的气氛;接着描写宴会场面的盛大豪华;最后以期望对方继续发扬美好声誉的心愿作结。全诗在叙事中抒情,层层铺展,步步深入,感情真挚而又含蓄深沉。
这首诗是送别诗名作之一,与李益的《同崔邠登蓟楼作》有相似之处:都是先写送别场景,然后写宴会场面,最后用希望对方再发扬良好声誉作为结语。但此诗写得更为细腻动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描写送别时,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充分。
首句“西风江渚罢鸣琴。”从秋风起笔,点明送别的季节。“江渚”,指长江中沙洲,是送别之地。“西风”,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天。“鸣琴”,是古人在送别友人时常用的做法。《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有“去者日以疏,来者亦孔庶,愿言观其止,谅不我弃捐!”的句子,就是以“呜琴”来表达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一句写出了送别时的情景,也为下文的“报政难留去客心”作了铺垫。次句“报政难留去客心。”是说因报政而无法挽留离去的客人之心。“报政”,指的是向天子汇报政事,也可以说是向皇帝报告自己的政绩。“去客”,即离开京城的官员。“难留”,即难于留住。这一句是说因要报政而不得不离开京城的官员,心中自然难于留下。这一句是说因为要报答朝廷的治理而无法留住离去的官员之心。这一句是说因为要报答朝廷的治理而无法留住离去的官员之心。第三、四句“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是说家乡的人为何如此困苦,而我们又怎能有幸再次被召见呢?“乡士”,指的是家乡的人,这里指被派往京城的官员。“盛饯”,指盛大的饯行宴会。“宰君”,是地方官的代称,这里指江州长官。“岂敢”,是谦辞,意思是哪里敢有这种奢望?“重临”,指再次被召见,重新担任官职。这一句是说家乡的人为何如此困苦,而我们又怎能有幸再次被召见呢?第四、五句“□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堂”,指高大的堂屋。“尊俎”指酒席。“□堂”和“尊俎”均是富贵华丽的场所。“秋月”指秋夜明亮的月亮。“上林”,指上林苑,汉宫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这两句说在高大堂屋中摆下了丰盛的酒席,在美丽的秋夜里举行盛大宴会。第五句是说在宴会中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着奢侈的生活。第六句“为向南云早鸿道,春明还许嗣徽音。”是说替那飞向南方天空的鸿雁传个信儿吧!春天的明晨还希望你能够继承徽音的美誉。“春明”是指春天的清晨。“徽音”,美好的声誉、美名。这两句是说替那飞向南方天空的鸿雁传个信儿吧!春天的清晨还希望你能够继承徽美的声誉。
这首诗在叙事中抒情,层层铺展,步步深入,感情真挚而又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