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翻西日愰丹厓,抉眦南荣斗柄楷。
突兀尚愁飞鸟度,幽偏真剌野夫怀。
龙栖石洞云常雨,凤翥韶津礼亿柴。
罢却薰弦弄明月,未应佺偓隔形骸。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洞,题目为《仁化锦石岩》。
译文:
在仁化锦石岩,我看到江水翻涌向西边,太阳在江面上闪烁,就像丹崖。我凝视南方的荣木斗柄,它的形状像楷书一样端正。岩石高耸,仍然让我担心飞鸟越过它;偏僻的地方,真的让人感到野夫的情怀。
龙栖在石洞之中,云常常下起雨来;凤凰在韶关飞翔,它们在祭祀时用柴火作为礼仪。我已经放下了音乐和弦,欣赏着明月的光芒,但不应该与古代文人相去太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描绘了仁化锦石岩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全诗通过对锦石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江翻西日愰丹厓”,描绘了江水翻涌、太阳闪烁的景象,通过丹崖的形象,展现了锦石岩的美丽景色。
次句“抉眦南荣斗柄楷”,描绘了作者凝视南方荣木斗柄的情景,通过楷书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突兀尚愁飞鸟度”,描绘了岩石高耸、让飞鸟害怕的景象,通过飞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幽偏真剌野夫怀”,描绘了偏僻的地方、真的让人感到野夫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五句“龙栖石洞云常雨”,描绘了龙在石洞中栖息、云常常下雨的景象,通过龙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凤翥韶关礼亿柴”,描绘了凤凰在韶关飞翔、用柴火作为礼仪的场景,通过凤凰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礼仪的重视之情。
最后一句“罢却薰弦弄明月,未应佺偓隔形骸”,描绘了放下音乐、欣赏明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锦石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古人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