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糟那复计清浑,一饭终须报主恩。
岂谓参军闲豹略,浪持布鼓到雷门。
琼台日出扶桑近,罗屿云来海气昏。
明月怀人千载上,谢公诗在胜招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然后仔细阅读选项,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要联系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哺糟”“一饭终须报主恩”中的“报恩”,这是对“一饭之恩”的诠释;“琼台”“罗屿”是地点,“扶桑”“海气”是意象,“谢公”“胜招”则是典故,最后一句“谢公诗在胜招魂”则是引用了典故。

【答案】

译文:

喝美酒也无须计较清浊甘苦,报答君主恩情一顿饭就足够了。

哪能料到参军闲居却有豹略韬略,白手空拳拿着鼓槌来到雷门?

蓬莱仙山太阳初升时离日出之地不远近,海上罗屿云彩涌来时海气弥漫昏暗。

明月照常怀想友人千载之上,谢灵运的诗篇在胜地可以招魂。

赏析:

首联“哺糟那复计清浑,一饭终须报主恩。”诗人以饱食为喻,表达报答君主恩德的决心,表达了自己忠诚于君王的思想情感,抒发了忠君爱国之情。

颔联“岂谓参军闲豹略?”“浪持布鼓到雷门。”诗人用反问句式,表明自己虽然闲居在家,却仍不忘报效国家。同时,诗人还以“布鼓”自比,表明自己在国家危难时期仍然能够挺身而出。

颈联“琼台日出扶桑近,罗屿云来海气昏。”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表现出自己对国家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蓬莱仙山与罗屿相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

尾联“明月怀人千载上,谢公诗在胜招魂。”诗人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