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山路,茅檐五七家。
机舂人不见,流水自翻车。
在萍乡泛小舟下湘东
十里□山路,茅檐五七家。机舂人不见,流水自翻车。
注解: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中的“萍乡”是地名,位于今江西省西部;“湘东”泛指湘江以东地区。
- “刀舟”是指小船,因其形状似刀而得名。
- “□”可能是诗人笔误或者地名的一部分,此处应为“蓬”,意为水边或河边。
- “五七家”指的是大约有五到七户人家,这里的“七”可能是数字错误,应为“七”。
- “机舂”指的是古代一种用来捣米的石磨,“机舂人”可能是指使用这种机械来舂米的农民。
- “流水自翻车”形容水流湍急,连船只都被冲得翻转。
译文:
在萍乡,春天里每天都被绵绵细雨笼罩,湘江水位也因此夜夜上涨。不要说乘船,即便是最普通的小船,在这样汹涌的江水中行驶也会十分危险。尽管有这些危险因素,但诗人还是决定去探访这湘江东岸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东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情景,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句“十里□山路,茅檐五七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乡村生活的平静与和谐。然而,第二句“机舂人不见,流水自翻车”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虑。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担忧,以及对他们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挑战的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