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岂不桑,予未识桑面。桑树根巳朽,桑税犹输县。
越客来江东,试问越中事。家家种桑树,亦颇为桑累。
富家畜储幸稍宽,税丝犹得及时完。贫家逋负眼哭穿,指桑卖丝常隔年。
吁嗟桑兮有亦苦,无亦苦,胡不悦之学严甫。青袍布袜桑下来,指点儿曹得其所。
无揃我条,无摘我椹。我阴我憩,我酒我斟。吁嗟悦桑兮慨予深。
展卷因君赋悦桑,不独寒饥迫我为我涕沾裳。安得男耕女织无捕租,饥者有食寒有衣,于皇圣泽覃八荒。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悦桑歌为嘉兴严上舍乃翁贼
楚人岂不桑,予未识桑面。桑树根巳朽,桑税犹输县。
越客来江东,试问越中事。家家种桑树,亦颇为桑累。
富家畜储幸稍宽,税丝犹得及时完。贫家逋负眼哭穿,指桑卖丝常隔年。
吁嗟桑兮有亦苦,无亦苦,胡不悦之学严甫。青袍布袜桑下来,指点儿曹得其所。
无揃我条,无摘我椹。我阴我憩,我酒我斟。吁嗟悦桑兮慨予深。
展卷因君赋悦桑,不独寒饥迫我为我涕沾裳。安得男耕女织无捕租,饥者有食寒有衣,于皇圣泽覃八荒。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悦桑歌为嘉兴严上舍乃翁贼(第一段):这里的“悦桑”可能是一首赞美桑树的歌。”为嘉兴严上舍乃翁贼”可能是指这首诗是在为嘉兴的严上舍写,严上舍是诗中的主角。

  2. 楚人岂不桑,予未识桑面(第二段):楚人种植桑树是众所周知的,但作者并未亲眼见过桑树。这两句表达了对桑树的喜爱,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这种常见事物的忽视。

  3. 桑树根巳朽,桑税犹输县:桑树的根部腐烂了,但税收仍需要缴纳。这句描绘了桑树虽然已衰老,但仍要承担税收。

  4. 越客来江东,试问越中事:来自越地的客人来到江东,询问当地的情况。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位外地人在江南的经历。

  5. 家家种桑树,亦颇为桑累:家家户户都种桑树,但这也给人们带来了负担。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桑树的喜爱与矛盾。

  6. 富家畜储幸稍宽,税丝犹得及时完:富裕的家庭储存了很多粮食,因此税收可以及时交纳。这句描绘了富人的生活状态。

  7. 贫家逋负眼哭穿,指桑卖丝常隔年:贫困的家庭负债累累,连买桑叶卖丝的钱都来不及筹集,只能隔年进行。这句描绘了穷人的生活困境。

  8. 吁嗟桑兮有亦苦,无亦苦,胡不悦之学严甫:叹息啊,种桑也有苦也有甜,没有桑树又何尝不苦,何不学习严甫的喜好呢?这是诗人对种桑生活的感慨。

  9. 青袍布袜桑下来,指点儿曹得其所:穿上青色的布鞋,脚踩着桑木来指导年轻人。这句描绘了诗人亲自指导年轻人的场景。

  10. 无揃我条,无摘我椹:不要折断我的枝条,不要摘取我的果实。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桑树的感激之情。

  11. 我阴我憩,我酒我斟:我在阴凉处休息,我喝酒时斟满了杯子。这句描绘了诗人享受闲暇时光的情景。

  12. 吁嗟悦桑兮慨予深:感叹啊,欣赏桑树真是令人感慨万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桑树的深深感慨。

  13. 展卷因君赋悦桑,不独寒饥迫我为我涕沾裳:展开书卷是因为你写了一篇关于悦桑的文章,这不只是因为寒冷饥饿逼迫我要流泪,也因为我对你深深的敬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作者的赞赏和对诗歌的喜爱。

  14. 安得男耕女织无捕租,饥者有食寒者有衣:如何能够让男人耕种女人织布,不再有赋税和租税,让饥者和寒者都有饭吃有衣服穿?这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15. 于皇圣泽覃八荒:伟大的君王恩泽遍布天下。这是对君主仁政的颂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桑树的生长、农民的辛勤劳作以及社会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民的关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诗人通过对桑树的描述,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