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十日此楼居,感昔怀今梦不虚。
半榻流云愁雁远,一帘飞雨听莺疏。
闲敲词客金声赋,静读仙人玉字书。
身世自惭如枥马,路迷空礼白云车。
【解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人在栖霞楼中,面对雨景而作此诗。“他山十日此楼居,感昔怀今梦不虚。”首句写自己在此地居住了十来天,感慨时光流逝,岁月如梦。“半榻流云愁雁远,一帘飞雨听莺疏。”“半榻”二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雨中之景:窗外流云似愁思的雁影远去,帘内细雨似断续的莺声。
颔联“闲敲词客金声赋,静读仙人玉字书。”两句是化用典故。上句写自己的写作生活。“闲敲”二字,写出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暗寓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下句写自己的读书生活。“静读”二字,写出了自己读书的心境,即静心读书,潜心研究学问,同时也暗寓了作者对仕途的淡薄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我在这他山的栖霞楼上住了十多天,感叹时光流逝,像梦中一样虚幻。
半榻上是流动的云影,愁绪似乎随着大雁远去;帘内飞雨似断续的莺声,听得人心里也烦乱。
闲暇时敲击着文坛名士的金声赋,静静地诵读仙人留下的玉字书。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山水胜处,面对自然美景所引发的思绪。全诗意境开阔、清新隽永。
“他山十日此楼居,感昔怀今梦不虚。”诗人在栖霞楼中,面对雨景而作此诗。“他山十日此楼居,感昔怀今梦不虚。”首句写自己在此地居住了十来天,感慨时光流逝,岁月如梦。
“半榻流云愁雁远,一帘飞雨听莺疏。”颔联“闲敲词客金声赋,静读仙人玉字书。”两句是化用典故。上句写自己的写作生活。“闲敲”二字,写出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暗寓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下句写自己的读书生活。“静读”二字,写出了自己读书的心境,即静心读书,潜心研究学问,同时也暗寓了作者对仕途的淡薄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身世自惭如枥马,路迷空礼白云车。”尾联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自惭”二字,表现了自己的惭愧之情;以“路迷”,暗示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以“空礼白云车”,则表明自己对于世俗的名利看得很轻,只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