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那可避,言寻溪上花。
逢人坐流水,不见泛胡麻。
芝席移青嶂,冰盘荐紫霞。
郭仙如可问,吾意浴丹砂。
《栖霞携酒观音溪避暑同用霞字》是明朝诗人傅汝楫的一首五言古诗。全文如下:
溽暑那可避,言寻溪上花。逢人坐流水,不见泛胡麻。芝席移青嶂,冰盘荐紫霞。郭仙如可问,吾意浴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季的清凉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诗句解读:
- 第一句“溽暑那可避,言寻溪上花”表达了诗人在酷热难耐的夏天寻找清凉之地的愿望。溽暑即湿热的天气,这里用来象征夏日的闷热。
- 第二句“逢人坐流水,不见泛胡麻”描绘了诗人与溪水为伴,欣赏流水带来的清凉和宁静的场景。胡麻即芝麻,这里象征着清凉的食物,增加了诗歌的生活气息。
- 第三句“芝席移青嶂,冰盘荐紫霞”通过描绘使用青嶂(山石)作为座垫,以及在冰盘上摆放紫霞(一种颜色鲜艳的花朵)来降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享受。
- 第四句“郭仙如可问,吾意浴丹砂”意味着如果能够找到像郭仙人一样的隐士,诗人愿意效仿其生活方式,追求精神上的清凉和超脱。
- 译文与注释:
- 诗的英文翻译应尽量保持原意,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特色。
- “溽暑那可避”可以译为“The scorching heat could not be avoided”;“言寻溪上花”可以译为“Searching for the flowers on the mountainside”。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酷热天气中寻求清凉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流水”、“胡麻”(代表清凉的食物)、“青嶂”(自然之美的象征)、“紫霞”(代表色彩和美丽),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创作背景:
- 《栖霞携酒观音溪避暑同用霞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是诗人在炎热的夏天,独自前往观音溪寻找清凉之处时所作。这种经历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有了创作这首五言古诗的想法。
-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状态的向往。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自然,寻找生活中的清凉和美好。
- 诗中的“郭仙”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人格。这种追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栖霞携酒观音溪避暑同用霞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追求精神自由的佳作。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启发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清凉和美好,追求一种更加平衡和充实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