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凌空紫气森,九陵宫殿倚苍岑。
银山北望烟霞迥,玉带东来翠黛深。
复道日晴香篆袅,寝园风起柏摇阴。
鼎湖龙去云犹在,长护瑶台万树林。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对全诗内容的理解来分析诗句的含义,最后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1)
第一联:天寿山高耸入云,紫色的云雾弥漫,九座陵墓依傍着青苍的山峦。
第二联:银山北面望去,烟霞缭绕;玉带东边流来,翠黛葱深。
第三联:复道上太阳晴好,香烟袅袅上升;寝园中风起树摇,草木摇曳生姿。
第四联:鼎湖龙飞去,但云气仍然笼罩着这里,长久地保护着瑶台周围的万顷树林。
(2)
赏析:首联“天寿凌空紫气森,九陵宫殿倚苍岑”写天寿山之高远。作者从远处写起,“凌空”、“紫气”,形容天寿山的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接着写九座陵墓,“倚苍岑”,点出天寿山之巍峨。“仰观”二句写九陵。“紫气”与“苍岑”相对,突出天寿山之高远。
颔联“银山北望烟霞迥,玉带东来翠黛深”写天寿山之秀美。“银山北望”,点明方位。“烟霞迥”,指烟雾缭绕,彩霞缭绕,景色优美动人。“玉带东来”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天寿山蜿蜒起伏的地势特征,使读者仿佛见到了那条碧绿如玉的山脉。这两句描写了天寿山的自然景观。天寿山上,有九座雄伟的陵墓,它们背靠青山,俯瞰山下的群峰和江水。诗人通过“倚苍岑”与“碧嶂”的对比,写出天寿山的巍峨高大,也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贞不渝。
颈联“复道日晴香篆袅,寝园风起柏摇阴”写天寿山的人文景观。“复道”,即石阶,“复道日晴”指在晴朗的日子里,游人可以沿着曲折盘桓的石阶登临山巅。“香篆袅”,指燃香祈祷的人留下的香火残烬。“寝园”,指皇帝居住或祭祀的园林。“风起柏摇阴”,指风吹过柏树,树叶随风摇动,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两句描写了游人登山时的所见所闻。登上山顶后,可以看见一条弯曲盘旋的石阶直通山顶,阳光照射下,石阶两旁的香炉冒着青烟。游人可以在石阶尽头的园林中休息,并在那里祈祷平安。当微风拂过时,松柏摇曳,发出沙沙声响。
尾联“鼎湖龙去云犹在,长护瑶台万树林”写天宝山的神奇之处。“鼎湖龙”,指的是神话中的海神之一,传说它曾在鼎湖居住过。“云犹在”,说明天寿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并未因此而消失。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天宝山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他希望朝廷永远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答案】
示例:首联:仰望天寿山的高耸入云,紫色的云雾弥漫,九座陵墓依傍着青苍的山峦。
颔联:远望银山北面,烟雾缭绕;东面玉带流淌,翠色深深。
颈联:在晴朗的日子里攀登复道,可以看到香炉的残烬;在寝园中散步时,风带动着柏树枝叶摇摆。
尾联:天宝山上的云气依然存在,长久地保护着瑶台周围的万顷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