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
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
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
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
注释: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
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
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
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
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
译文:
接到诏书,我急忙从介溪赶到京城紫宸殿去,只见彩云缭绕,我被迎接到了宜春宫。
看到皇帝要与您共同管理国家政务,如同古代的周文王和武王那样,这是自古以来就能做到的。
务本移风,我知道这需要有地方来实践,因此我在这里吟咏新作,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启发。
我们都是皇上的好臣子,能够为皇上治理天下尽心尽力。希望皇上能够像尧舜一样圣明,让天下百姓得到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接到诏书后写的一首应制诗,表达了他对于自己能与朝廷同赴西苑游玩的喜悦之情。
首两句“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诗人接到诏令后,急忙从介溪赶到京城紫宸殿去。他见到皇帝正在那里接受召命,只见彩云缭绕,他感到非常高兴。接着写景:“即看致主同三德”,意思是说,当他看到皇帝将要与大臣们一起去管理国家政务时,不禁想起历史上周文王和武王的故事,他们都是辅佐君王治理国事的重要人物。
第三句“自古襄时在二人”,“襄”字原指助、帮助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能够辅佐帝王治理国事的人只有两位,那就是周公旦和孔子。这里用周公旦和孔子比喻作者自己,表明他也有辅佐君王治理国事的责任。
后面四句“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进一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诗人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就必须注重根本,改变旧有的风俗习惯;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一句“自有当时弼直臣”,意思是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臣子在辅佐君主,才能使得国家得以稳定和发展。这里的“弼”字是指辅弼,即辅佐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臣贤士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