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他乡何处乡,湛然亭在水中央。
蓬湾九曲江流绕,似我思子九回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前两题是理解性的题目,要求回答“过清溪”的大意,第三题是分析题,分析“过清溪”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不记他乡何处乡”,意思是:我哪里还记得我的故乡在哪里。诗人用一个“记”字,表明自己对于故乡的迷茫和失落。“湛然亭在水中央”一句中的“湛然”二字,点明了亭子的特点,“在水中央”则描绘了亭子所在的具体位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蓬湾九曲江流绕,似我思子九回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蓬湾一带的九条大江曲折环绕,就像我对你的思念之情,连绵不断。“蓬湾九曲江流绕”一句中的“蓬湾”,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所在地;而“九曲江流绕”则是形容家乡的河流多姿多彩,曲折迂回。“蓬湾九曲江流绕,似我思子九回肠。”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家乡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蓬湾九曲江流绕”来形容家乡的美丽,而用“似我思子九回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既描绘了家乡的美景,又表现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过清溪
(1)
不记他乡何处乡,湛然亭在水中央。
(2)
蓬湾九曲江流绕,似我思子九回肠。
译文:
我哪还知道归家何处?湛然亭在水中央。
蓬湾的大河曲折环绕,好像我对你思念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由华州赴凤翔就任节度判官时所作。当时,李白因事获罪,被流放夜郎。杜甫得知后,写下这首七律以慰好友,并作诗《梦李白》寄之,希望李白能早日平安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