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安成子,问我八条目。
吾方欲无言,言中不如默。
默识不识前,万里一处足。
翩翩安成子,问八条目。
吾方欲无言,言中不如默。
默识不识前,万里一处足。
注释:
- 翩翩:形容安闲的样子。
- 安成子:指安成君。
- 八条目:指周君所问的八个方面。
- 吾:我。
- 欲无言:想不说话。
- 言中:言说之中。
- 默识:暗中记住。
- 不识前:不知道前面的事。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回答周君所问“八条目”的诗。诗人以安成君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第一句“翩翩安成子,问我八条目。”开篇即点明主题,安成君作为提问者的身份出现在诗中。他问的是八个方面的问题,而诗人则是被提问的对象。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二句“吾方欲无言,言中不如默。”诗人回应道,他本想要说话,但觉得说出来的话不如默默地思考来得更有价值。这里的“无言”与前面的“无言”不同,它不仅仅是指没有声音,更是强调了沉默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
第三句“默识不识前,万里一处足。”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考过程。他认为,在沉默中默默地记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不能像口头表达那样清楚地说出之前的经历和思想,但这样的经历和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财富。因为在这个遥远的空间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体会这些情感和智慧,所以这种孤独中的思考是足够满足的。
整首诗通过对安成君所问“八条目”的回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他以安成君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沉默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的重视。同时,他也提醒人们,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要过于追求言语上的表达,而是要更多地去体会内心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