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之虚兮,与子广居兮。烟霞之极兮,与子安宅兮。
归来归来兮,乐以栖迟。樵之云兮,可以兴雨。优哉游哉,乐与子处。
【注释】
(1)“烟霞”:指云彩和山峰。“虚”:空。“兮”:古汉语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2)“与子广居”:指与你同住。“广居”:宽广的居所,这里指山林。
(3)“安宅”:安居乐业的地方。“安宅”:指山间的居处。
(4)“樵”:砍柴。“兴雨”:带来降雨。
(5)“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优哉游哉”:悠闲自在,心情舒畅。“游哉”:游赏、游玩。
【赏析】
这首《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是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一首短诗。诗人通过写自己隐居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句以“烟霞之虚”起笔,写隐者闲适的心境;第二句“与子广居”,表明与朋友同住之意;第三句“烟霞之极”,点出与朋友同住之处;第四句“归来归来”,“乐以栖迟”,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此诗语言平淡,意境优美,富有情致,是田园诗歌中的佳作。
本诗前两句,写诗人与朋友同处林间茅庐,过着恬静清幽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超然脱俗的情怀。第三句“樵之云兮,可以兴雨”,是说樵夫们砍樵时扬起的炊烟,能够引发云雨,使山涧溪流暴涨成河。后两句,写诗人与朋友一起游玩的快乐。“乐以栖迟”,即“乐于隐居”。“樵之云兮,可以兴雨”,“优哉游哉,乐与子处。”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与朋友同处林间茅庐,过着恬静清幽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超然脱俗的情怀。第三句“樵之云兮,可以兴雨”,是说樵夫们砍樵时扬起的炊烟,能够引发云雨,使山涧溪流暴涨成河。后两句,写诗人与朋友一起游玩的快乐。“乐以栖迟”,“樵之云兮,可以兴雨”,都是用典,“樵之云兮”语出《诗经•豳风•伐柯》,原为赞美伐柯者技艺高超而引起山林风云变幻的奇景。此处化用其意,以写山林中云蒸霞蔚、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诗人与友同住山中,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这正像那从山林中升腾而起的云气,能引来天上的云雨滋润大地一样。所以“可以兴雨”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闲情逸致,也写出了山林中云气变化无穷的自然现象。后二句则直接写诗人与友同游的快乐。“优哉游哉”,“乐与子处”,都是写与友相处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两句既是对上两句的具体化,又是对上两句的进一步发挥。
此诗语言平淡,意境优美,富有情致,是田园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