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璞中玉,重拟连城赀。
戒之在雕琢,勿为人所欺。
君身有至宝,灵莹无瑕疵。
去去求名工,无为强凿之。
败甲与枯草,尚可决吾疑。
【注释】
1、烨烨:光亮的样子。
2、璞中玉:原指玉的外皮,后比喻人的内在美。
3、重拟:重新制定。
4、连城赀:指贵重的宝物。
5、戒之在雕琢:意谓要防止被巧工修饰(雕琢)。
6、灵莹:晶莹润泽。
7、至宝:最好的宝物。
8、败甲与枯草:形容不显眼的东西。
9、决吾疑:使我不再疑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好友寇子之的。寇子之是一位才气纵横的文人,他的作品多有“惊世骇俗”之论,其为人也颇负盛名。诗中的“君”当是作者对寇子之的尊称。寇子之虽文采飞扬,但恃才傲物,常以高自许而轻视世俗,故作者赠诗时既劝勉又告诫。
首联点明题旨,指出寇子之虽有才华却不善自持,犹如一块璞玉,表面光华内里却是粗劣不堪的玉石。诗人用“重拟”一词,表明这是一首劝诫诗,意在提醒友人不可过于自负,更不可轻信谗言。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寇子之比喻成一块璞玉,既表现了诗人对寇子之的关心与期望,又表达了对他不能自我约束、容易受蒙蔽的担忧。
颔联是全诗的重点,诗人通过“勿为人所欺”四字,明确指出了寇子之需要警惕的问题。寇子之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常常被人利用,这正是他的致命弱点。诗人用“戒之在雕琢”这一典故来警示朋友,希望他能避免受到他人的欺骗而失去自己的本色。
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寇子之应保持本色的重要性。诗人用“灵莹无瑕疵”来形容寇子之内在的优秀品质,而用“败甲与枯草”则暗喻那些平庸之人的不足之处。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寇子之的卓越才华,同时也批评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诗人通过对这两幅画面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寇子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尾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回应了首联中的“重拟连城资”。在这里,诗人借用了一个成语“强凿之”来形象地描述了寇子之的行为。这个成语原指强行挖掘地下的珠宝或树木,引申为强行改变事物的本质或本质属性。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讽刺寇子之过分追求外在的名声和财富,而忽视了内在的本质和价值。
这首诗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赠友之作。诗人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与期望,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