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辞鄂王宫,迢递入天竺。
鸟道烟萝深,履声落空谷。
一溪度飞来,泠泠更幽独。
无为独木桥,于此巢云竹。

【赏析】

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因避“安史之乱”,自长安出发,经过灵隐寺。这首诗是诗人在途中即景抒情之作。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诗人辞别鄂王宫后,踏上漫漫旅途,进入天竺的所见所感;后五句为第二层,写诗人到达天竺后,游览灵隐寺所见所感。

首联起笔不凡,诗人从鄂王宫辞别之后,踏上了漫长的路程。“已”字用得极妙,表明诗人离开皇宫已是很久了。这两句是说:已经离开了鄂王宫,但还遥远地通向天竺,道路迢递,十分幽长。

中间两联描写沿途所见。颔联写诗人在茫茫山道上,踏过茂密而深幽的树林,沿着山路行走。这里的“烟萝”指的是茂密的山林,这里指代了深长的山林。“鸟道”,形容山路崎岖,曲折险峻,难以攀登。“履声落空谷”,意思是说:诗人行走时,脚步声在空旷寂静的山谷中回荡着。这两句是写诗人在行进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深幽的山林和空寂无声的山谷。尾联写诗人到了天竺以后,看到一条溪流飞泻而下,发出泠泠之声,显得特别幽静。诗人感叹地说:“无为独木桥,于此巢云竹。”意思是说:没有比这里更加幽静的地方了。

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意境深远清幽。诗人通过对旅途所见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