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棹大阳头,大有藏春坞。
深林隔尘寰,苍石辨太古。
岩岫千千重,重重起烟雨。
疑有蛟龙居,全身应九五。

严州诗三首小阳

严州,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沉淀的地方,今日有幸游览此地。在湛若水的笔下,严州的山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深刻的思考。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弭棹大阳头”,这里的“弭棹”意喻停泊船桨,暗示了旅途的暂歇。而“大阳头”则是指严州的某个地名或景点,可能是一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高地。诗人选择了这里作为起点,似乎预示着他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在这里,诗人感受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奔波,同时也体会到了自然的壮美。这种体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体悟,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继续前行,诗人来到“大有藏春坞”。这里“大有”表达了一种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藏春坞”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春天的气息在这里弥漫,万物复苏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也许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随着行程的深入,诗人来到了“深林隔尘寰”的所在。这里的“深林”象征着一种隔绝外界喧嚣的空间,而“隔尘寰”则表明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深林的阻隔而消散无踪。这里的景色之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

诗人站在“岩岫千千重”的高处,眺望着层层叠叠的山脉和层层叠叠的云雾。这里的“千千重”形容了山峰之高和云海之广,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诗人在这里似乎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无限可能,也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力量。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严州山水的一次旅行记录,更是他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深度探索的一种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然、文化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