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阳汇清深,两岸山千寻。
倒景覆东壑,返照他山林。
野筱摇壁动,山芭弄风吟。
悄然兴我思,愧负泉石心。
南冈挂鹿冠,长流濯尘襟。
【注释】
浈阳:地名。
清深:清澈深邃。
倒景:倒影。
返照:夕阳的余晖。
东壑:山间的沟壑。
山芭:一种树木。
壁动:墙壁在摇动。
山芭弄风吟:山芭树在风中摆动发出的声音。
南冈:南方的山坡。
挂鹿冠:戴鹿角冠。
长流:长久地流淌。
濯尘襟:洗涤世俗的胸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贞元十二年(796)春初游览郴州时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诗人对郴州山水的观感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首联:“浈阳汇清深,两岸山千寻。”开篇即点明地点为郴州,然后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郴州的山水之美。“浈阳汇”指的是水流汇集之处,“清深”则形容水流之清澈。诗人站在浈水边,眼前是宽阔的水面和两岸绵延不绝的山峰,景色优美壮观。
颔联:“倒景覆东壑,返照他山林。”此联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倒景”指水中倒影,“覆东壑”形容水波荡漾,映出山谷的影子;“返照”则是夕阳余晖洒向山间,给山峦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光辉。诗人用“反衬”手法,将水中的倒影与周围的山峦对比,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颈联:“野筱摇壁动,山芭弄风吟。”此联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野筱”是指野草,“摇壁动”形容微风吹过,使草木摇曳生姿;“山芭”是一种树木,此处特指其风中的摇曳声。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悄然兴我思,愧负泉石心。”此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眼前的风景美丽动人,但诗人却感到惭愧自己未能真正欣赏到这美景,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官场的失望。这里的“泉石心”既指泉水和石头所代表的自然之境,也暗指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郴州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