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卅里滩,款款闻绵蛮。
声嫩语犹涩,翅新飞且还。
感我故园念,春来人未旋。
北雁今已归,南枝久当残。
归去来山中,春草游王孙。

这首诗是杜甫的名篇《立春后七日过三十里滩,大逢驿馆主人,期以诗相从。其年春暮,客愁多,相招追凉,同舟泛江而别》中的诗句。

我们来看第一句:“立春后七日过三十里滩乍闻莺声。”

这里的关键词是“莺声”,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和活力。诗人在听到莺声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让他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第二句:“客行卅里滩,款款闻绵蛮。”

这里的“绵蛮”可以理解为温柔、和缓的意思,诗人通过“款款”这个词来形容他行走在三十里滩上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温柔的抚摸,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第三句:“声嫩语犹涩,翅新飞且还。”

这里的关键词是“飞且还”,意思是鸟儿刚刚展翅飞翔回来。这里诗人用“涩”形容声音,可能是由于长途跋涉或疲劳导致的。同时,“新飞”则描绘了鸟儿归来时的欢快景象。

第四句:“感我故园念,春来人未旋。”

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家园。“人未旋”意味着人们还没有回来,可能是因为外出在外,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北雁今已归,南枝久当残。”

这里的关键词是“北雁”和“南枝”。北雁指的是北方的候鸟,南枝则是南方的树枝。这句诗描述了北雁已经返回北方,而南枝则因为天气转暖而开始凋零。这里可能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第六句:“归去来山中,春草游王孙。”

这里的“游王孙”可以解释为在春天的山中游玩的人,也就是诗人自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变化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