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驰心有往,俗忤气屡发。
蛮貊苟可行,笃敬功尚缺。
悠悠卧虚馆,咄咄书空扎。
惕然发深省,揽衣坐㵳泬。
夜久空宇澄,三籁俱已灭。

丕礼驿夜坐

丕礼驿:即北固驿,在今江苏镇江。

心有往:心中有所向往。

俗忤气:违背世俗的风气。气,通“气质”,指性情、习尚。

蛮貊:古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笃敬功:虔诚恭敬而有功业。

悠悠卧虚馆:形容心境烦乱,无所适从。

咄咄书空扎:用手指在空中挥动,形容烦躁不安的样子。

惕然发深省:因有所触动而产生深深的反省。

揽衣坐㵳泬:整理衣服坐下,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三籁俱已灭:指四周寂静无声。籁,本指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这里指声音。

逐句释义及注释如下:

这首诗是诗人在北固驿夜晚静坐时,心中有所向往,但违背了世俗的风气,又感到烦乱不安。他觉得自己虔诚恭敬而无功业,内心烦乱,手指在空中挥动,心神不定。四周寂静无声,诗人整理衣服坐下,深感自己心神不定,产生了深深的反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乱、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寻。

译文:

心中有所向往却违背世俗风气,

违背气质导致心情烦乱。

妄图在蛮貊之地行走,

虔诚恭敬却无功绩可立。

我心烦乱地躺在虚无的馆舍,

手指在空中挥舞,心情焦躁不安。

我心中受到触动,开始深深反省,

整理衣物坐下,感受着内心的动荡不安。

夜已深,四周寂静无声,

三籁俱已熄灭,只有风声回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深人静时心境变化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世俗风气的不满。诗中的关键词“路驰心有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向往之情;“俗忤气屡发”则揭示了诗人违背世俗风气的内心挣扎;“笃敬功尚缺”反映了诗人虔诚恭敬而无功业的无奈;“悠悠卧虚馆”和“咄咄书空扎”则分别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烦乱和焦躁不安。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对世俗风气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