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
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
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
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
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苍苍阳羡峰,微微江月晖。
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    
  • 注释:“翩翩”形容人的仪态轻盈,此处用以形容李上舍的风采;“毗陵”是地名,指代李上舍所在的宜兴(今江苏宜兴);“浴德”比喻李上舍如同沐浴在美德之中;“璧水”即指璧水的美景,这里比喻璧水的水质清澈美丽。
  • 译文:轻盈飘逸的李上舍,犹如沐浴在璧水的美景中。
  • 赏析:首句开篇便用“翩翩”和“毗陵”两个词描绘出李上舍的风采与地域特征,为后文铺垫了背景和氛围。

第二句:

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 注释:“十年”指时间长度,表明李上舍长时间未进入官场;“藏器”意为积蓄才能或力量;“以待时”表示等待恰当的时机出现。
  • 译文:十年间未曾踏入仕途,而是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 赏析:这句展现了李上舍的隐逸性格及对时机把握的智慧。

第三至六句: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    
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    
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    
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 注释:“四海”泛指天下,代表人们对明君圣主的向往;“天运转”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遐不共”意为远不相及,这里表达与帝王臣僚的距离;“之子亦来归”意味着李上舍也回归故土;“观光”意为观赏,引申为期待;“际会”指遇到良机;“阳德”与“阴霭”都是自然现象,这里借指光明磊落的品质;“时事”代指政治形势;“厝薪”意指用柴火作为燃料,比喻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凤凰”“亚鸡”分别指代高贵之物和普通之物,暗喻人才的不同层次;“献璞”指进献未经琢磨的玉,比喻才能未被发掘;“按剑”指握着剑,表示戒备或者猜疑;“献璞”的结果是“见刖”,即受到伤害;“按剑”的结果是“专相疑”,即彼此猜疑。
  • 译文:四海之内都仰慕着明君圣主,天地运行就像璇玑那样不可预测。虽然我们相隔遥远,但李上舍也回归故土。我们一同观赏着五云之景,希望与千年前的人再次相见。他的品行如阳春之德般光明磊落,他的品德却如早晨的朝霞一样温暖。时局多变,正如用柴火当燃料,政治局势不稳定。凤凰虽高,仍不过是鸡巢中的一只鸡;李上舍虽贵,却也是平凡之人。他进献的璞玉可能被砍断,手握宝剑也可能互相猜疑。
  • 赏析:这几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李上舍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回归家乡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局势变幻的感慨以及对人性复杂的观察。

第七、八句:

瞻望紫岩峰,微月映清辉。    
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    
  • 注释:“紫岩峰”指的是一处著名的山峰;“微月”指淡淡的月光;“清辉”意为月光下的明亮光辉。“归山中”表示李上舍返回山林之中;“蕨薇”是一种植物,生长在山区。
  • 译文:我仰望紫岩峰,月光洒下清辉。送你回到山中,那里生长着茂盛的蕨薇。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紫岩峰和蕨薇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李上舍归隐生活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李上舍的赞赏、敬佩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和隐喻,将情感与景象融为一体,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同时,通过对李上舍个性和行为的描绘,展示了他的高洁品质和谦逊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