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
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
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
无穷川上意,日夜注沧溟。

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

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

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

无穷川上意,日夜注沧溟。

【注释】
泠 泠:清澈。
淮浦水:淮河的流水。
濯缨:洗涤帽子上的尘土。
沧溟: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淮河流水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一句“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以清澈的淮河水为背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这里的“淮浦水”是指淮河的水,而“清”则形容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纯净、宁静的感觉。同时,“人亦清”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一样清新、美好的意境。

第二句“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诗人设想有一位客人来到河边,他的身影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位客人可能是一位渔夫或文人雅士,他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会吟唱着优美的诗歌或歌唱着动人的歌曲。这里的“濯缨”是指洗涤帽上的尘土,象征着诗人追求高尚品格的决心和勇气。

第三句“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这不仅仅是为了洗去尘世的烦恼和忧虑,更是为了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和清澈。这里的“澄”意味着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最后一句“无穷川上意,日夜注沧溟。”诗人将这种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延伸到了整个自然界,认为这种情感和追求是永恒不变的,它如同江河之水一样源远流长,永不枯竭。这里的“沧溟”指的是广大无边的大海,象征着无尽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诗人希望这种美好的愿望和追求能够持续下去,成为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高尚品格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