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
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
始知天所作,意或遗斯人。
我来陟山巘,翕然集群贤。
谁为引天瓢,谁为酌天泉。
一歃尘虑散,再歃澄心魂。
岂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将此泽,普为天下春。

诗句解释与译文

甘泉山诗

  • 是山皆我乐:所有这座山都是我喜欢的。这里的“乐”字,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满足。
  • 何必吾家山:为什么非要我家附近的山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但更强调了自然界之美。
  • 此山非我有:这座山不属于我(我)拥有。这里的“非我有”突出了山的天然属性,强调其无主的自然状态。
  • 胡乃名甘泉:它怎么被称为甘泉呢?这里的“名”字表明,尽管它是无主的自然之物,但被赋予了特定的名称或特征。
  • 而我有行窝:而我也有我的小窝(住所)。“行窝”指的是居住的地方,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即使是自然之物,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适在泉山前:恰好位于泉水之旁。这里的“泉山前”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泉水潺潺、山峦起伏。
  • 始知天所作:这让我意识到这是上天的安排。这里的“天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 意或遗斯人:或许连上天也在遗忘这些凡人。这里隐含着一种哲理,即自然之美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
  • 我来陟山巘:我来爬山岭。这里的“山巘”(山巅)描绘了登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 翕然集群贤:群贤云集。这里的“贤”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他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欣赏自然之美。
  • 谁为引天瓢:是谁引导这天空之壶。“天瓢”是古人对天上云彩的一种比喻,这里用来象征自然之美。
  • 谁为酌天泉:又是谁品尝这天地之源。这里的“酌”字意味着品味或享受,突出了自然之水的珍贵。
  • 一歃尘虑散:一饮(指品鉴)就消散了世俗的烦忧。这里的“一歃”可能指的是品茶时的一小口,象征着放下尘世烦忧,享受当下。
  • 再歃澄心魂:再饮一口就能使心境变得清澈如水。这里的“再歃”可能是指进一步品味自然之美,使心灵得到净化。
  • 岂止澄心魂:不仅仅是让心境变得清澈如水。这里的“岂止”表示不限于,强调了自然之水洗去心灵的不仅是尘埃,还有更多杂质,达到了心灵的净化。
  • 毛骨皆通神:连毛发和骨头都能感到神的抚慰。这里的“通神”意味着达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性力量。
  • 安得将此泽:如何能将这些恩惠带给世间所有人。这里的“将此泽”指的是将自然的恩惠传递给更多的人,体现了诗人的博爱之心。
  • 普为天下春:让春天遍布天下。这里的“普为”表示广泛传播,而“春”则代表了生机与希望,寓意着诗人希望大自然的美好能够惠及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甘泉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他不仅赞美了甘泉山的自然美,还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意和热爱。同时,诗中的“一歃”、“再歃”等词汇,也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