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
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
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
【注释】
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住在五溪流,超然无相前。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
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
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诗中抒发了诗人的情怀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开头两句:“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心期即心灵,是人的精神所在。“在何处”就是心之所在。诗人把心比作一个容器,它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十年来一直惦记着它。这一句点出全诗的主题,是全诗的总纲。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是说诗人的心不随世俗而动,始终如一,没有杂念,超然物外。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诗人认为,没有相(物质)的人不如有物的(物质)东西重要。这里的“物”,是指物质的东西。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诗人想举起手去看到九华山的美景,但回过头来又看见了流逝的时间。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在梦中,这些景色都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与自己融为一体,就像自然一样。
后四句:“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诗人回忆起过去王季文主讲的地方,现在已成为一片佛教寺院。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诗人认为天道是有循环往复的,善与恶互相交替发展。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听说虞舜的骏马也来到这里开辟山场,诗人感到欣慰。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诗人来到这两所书院徘徊,仍然怀着心期。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黄堂有贤明的主君,吴江有许多珍美的席子。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诗人想到两位朋友——双峰子和柯子,他们也来洗涤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诗人认为,一次洗涤可以清除自己的思想和身体上的污垢,再次洗涤则可以刷新整个世界。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为什么天地会这么清明呢?因为像春天一样温暖、明亮、生机勃勃。最后一句:“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诗人用诗来表达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将来有一天要像浴在春阳中的云彩那样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