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制本清吏,积弊颇釐革。
吾志在邦礼,尔明赞予力。
以礼达诸刑,伐柯不远则。
尝闻伯夷典,可以折民忒。
五刑属三千,依伦以立极。
以兹协于中,配命在天德。
【注释】
仪制:指朝廷。顾郎中:即顾应祥,曾任山东提刑使。
邦礼:国家礼仪。尔明赞予力:你(顾应祥)明智地帮助我(自己)。
以礼达诸刑:用各种礼仪来教化各种刑罚。伐柯:砍伐斧子的柄。不远则:不太远。
伯夷典:伯夷作为榜样。折民忒:纠正人民的过失。
五刑:五种刑罚。三千:泛指众多。
依伦:根据伦理。极:准则。
中:适中,恰当。天德:上天的旨意。
【译文】
顾应祥,你是仪制本清官,积弊颇多已被革除。
我志在治理国家礼仪,你明智地帮助我实现。
用礼教化刑罚,像砍斧柄一样不太远就达到目的。
我曾听说伯夷作为榜样,可以纠正人民的过失。
五种刑罚属于三千条,根据伦理建立标准。
通过这个方式协调于其中,配命在于上天的旨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送别了仪制本清吏,积弊颇多的顾应祥,勉励他在新职上要“以礼达诸刑”、“依伦以立极”,并希望他能“配命在天德”。诗人对友人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治国理政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