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四方亦无着,牧牛东原爱朝暾。
西北幽昧不可居,南方离火残牛群。
善牧牛者随牛意,牛不能言臆自申。
手攀扶叶折牛棰,蹊人之田即鞭之。
若然不蹊亦不鞭,此牛与我同无为。
丈人牧牛从养性,行往坐卧吾无疑。
驯致白牛露迥迥,勿令斗伤扶桑枝。
扶桑枝伤亦未恶,扶桑日出无光辉。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东牧为同年王君坊外舅翁题
“东牧”指的是在东方的牧场,“为同年王君坊外舅翁题”是指为王君坊的外祖父写一首诗。

牧牛四方亦无着,牧牛东原爱朝暾。
“牧牛四方”指的是到处放牧,“亦无着”表示没有固定的地方;“牧牛东原”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点放牧,这里的“东原”可以理解为东方的原野。“朝暾”是一种太阳初升时发出的温暖光芒,这里用来比喻太阳的光辉。整句的意思是,无论在哪里放牧,我都喜欢那朝阳初升的光芒。

西北幽昧不可居,南方离火残牛群。
“西北幽昧”指的是西北方向昏暗、阴森;“不可居”表示不适合居住。“南方离火”指的是南方炎热、干燥的天气,而“残牛群”则是指那些因炎热而死亡的牛群。整句的意思可能是说,西北的阴暗和南方的炎热都不适合牲畜的生存,而只有北方的寒冷才是最好的环境。

善牧牛者随牛意,牛不能言臆自申。
这是对牧童与牛的相处之道的描述。牧童懂得如何照顾牛,就像牛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好一样。然而,牛不会说话,所以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句话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手攀扶叶折牛棰,蹊人之田即鞭之。
这两句描绘了牧童如何管理他的羊群。他用手抓住树叶来折断牛鞭,以此来警告它们不要踩踏他人的田地。这表明牧童具有责任感和正义感,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若然不蹊亦不鞭,此牛与我同无为。
如果牛不踩踏他人的田地,我也不会对它们进行鞭打。这表达了一种和平共处的思想。

丈人牧牛从养性,行往坐卧吾无疑。
“丈人”是对年长者的尊称,“牧牛”则是放牧牛群,“从养性”则是指跟随自然的规律来养牛。整句的意思是,我的长辈通过放牧牛群来修养自己的心灵,而我也会跟随他的脚步。

驯致白牛露迥迥,勿令斗伤扶桑枝。
“驯致白牛”指的是驯服一头白色的牛,而“扶桑枝”则是指一棵高大的树木。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让这头白牛去伤害那棵高大的树。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扶桑枝伤亦未恶,扶桑日出无光辉。
“扶桑”是一种神话中的树,据说它生长在天边的大海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扶桑树枝受到了伤害,但仍然能够继续生长,并且太阳依然能够发出光辉。这可能意味着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