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龙场,何年龙卧今遗芳。
潜者勿用用者伤,孔颜当之亦则藏。
思君思君白发长,乘彼白云归故乡。

【注释】

我所思三章:作者的《我所思》三首诗都是以“我所思”为题。此是第三首。

龙场:即今贵州修文县龙场驿。

遗芳:留芳,留下美名。

潜者勿用:隐居的人不用。

用者伤:显达的人遭祸。

孔颜:孔子和颜渊,都是古代的贤人。

当之:可以担当。

则藏:就隐居起来。

乘彼白云:骑着那白云,指飘然远去。故乡:指家乡,这里指北京。

【译文】

我在龙场思念你(啊),什么时候才让你的名声流传至今? 隐居的人不用显达的人遭祸,孔子和颜渊都曾这样做过。 想你啊想你啊头发已经花白,骑上白云回到你的故乡。

【赏析】

本诗是诗人晚年在贵州龙场驿怀念友人张九龄之作。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切,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深深感慨。

首句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点明思念的对象在龙场。“所思兮”,直译为“所思念的”,是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第二句写“我”对友人的思念,并不是要“龙卧”,而是希望他“遗芳”;这既反映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期望和要求——希望他能像隐士孔颜一样高洁自守,不随俗浮沉,又表达了诗人对“龙场”之地的特殊感情。

后二句是说,“我”虽然希望友人像孔、颜一样高洁,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那些隐居的人不用,而显达的人却因此遭祸。所以,即使“我”能如孔、颜那样高洁,也还是不能避免被贬到边远的龙场来。“用者伤”,语出《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何年龙卧今遗芳”一句,既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发挥,也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乘彼白云归故乡”,“乘”是骑的意思,“归故乡”指返回京城长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乘彼白云”化用了屈原的典故:“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曰:‘余不忍楚之陷,故决死生于江流,宁赴湘流,葬于江河,以身归长沙,尚九疑之山‘。”这里的“乘”是比喻,意指回到京城长安;“故乡”指代京城长安。诗人借用这一典故,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另一方面又委婉地批评了朝政的黑暗。这种含蓄的批评方式,既表达了诗人的政治主张,又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我”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成语,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