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午辞和川,暨暮宿香泉。
秉烛寻名胜,冒雨凌寒烟。
烟霾鲁叟磬,雨湿梵堂禅。
香泉问何如,温温如暮春。
因动浴沂想,鲜见浴沂人。
何以鲜其人,浴法人莫传。
一浴净毛骨,再浴清心神。
三浴日月光,天地与偕新。
天地既已新,人世无妖氛。
【诗句释义】
卓午辞和川,暨暮宿香泉。
秉烛寻名胜,冒雨凌寒烟。
烟霾鲁叟磬,雨湿梵堂禅。
香泉问何如,温温如暮春。
因动浴沂想,鲜见浴沂人。
何以鲜其人,浴法人莫传。
一浴净毛骨,再浴清心神。
三浴日月光,天地与偕新。
天地既已新,人世无妖氛。
【译文】
清晨辞别和顺的河流,傍晚来到香泉书院。
手持烛火寻找名胜古迹,冒着大雨穿越寒冷烟雾。
云雾笼罩着鲁地老者的石磬,雨水打湿了寺院中的佛堂。
询问香泉的情况如何,感觉它像温暖的春天。
因此产生了在沂水中沐浴的想法,但很少见到有人这样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沐浴的方式并不被世人所传。
每次沐浴都能清洁身心,再洗能清心静神。
连续洗浴可以沐浴日月之光,让身体与天地一同更新。
经过天地的更新,人间没有妖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香泉书院游览时的情景,以及他在香泉中沐浴的感受。诗人以“卓午辞和川,暨暮宿香泉”开头,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行动轨迹;接着他手持烛火寻找名胜古迹,冒雨穿越寒冷烟雾,表现出诗人对香泉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中的“云霾鲁叟磬,雨湿梵堂禅”,通过描写香泉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香泉问何如,温温如暮春”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香泉的喜爱之情,认为香泉如同温暖的春天一般,给人以舒适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沐浴的向往和思考。他认为每次沐浴都能清洁身心,再洗能清心静神,连续洗浴可以沐浴日月之光,让身体与天地一同更新,经过天地的更新,人间没有妖气。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身体健康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