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觅孤桐,孤桐已无树。
虽有千年凤,未知栖泊处。
琴瑟非爱身,太和没六吕。
惟有桐上月,古今自来去。

登峄山感怀

山阳觅孤桐,孤桐已无树。

虽有千年凤,未知栖泊处。

琴瑟非爱身,太和没六吕。

惟有桐上月,古今自来去。

注释:

  1. 山阳觅孤桐,孤桐已无树。
  • “山阳”指山阳县,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寻找的地方。
  • “孤桐”指的是一棵孤独的梧桐树,象征了高洁的品格。
  • “已无树”表示这棵孤独的桐树已经不存在了,暗指诗人在寻找过程中的失望和悲哀。
  1. 虽有千年凤,未知栖泊处。
  • “千年凤”比喻凤凰这种高贵的动物或事物。
  • “栖泊处”指的是栖息的地方,这里指凤凰的理想归宿。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现实的无奈。
  1. 琴瑟非爱身,太和没六吕。
  • “琴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非爱身”表示这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而弹奏琴瑟。
  • “太和”指的是宇宙间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
  • “没六吕”意味着没有遵循六律(古代音律的一种分类)的标准。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1. 惟有桐上月,古今自来去。
  • “桐上月”指的是梧桐树上的月光,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质。
  • “古今自来去”表示从古至今,月亮始终在天上照耀。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品质如同月亮一样永恒不变。

赏析:
这首诗以“登峄山感怀”为题,通过描绘孤桐树、凤凰、琴瑟、月亮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人用孤桐树比喻高洁的品格,用凤凰和琴瑟分别表达对理想境界和世俗名利的态度,用月亮象征永恒不变的品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