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乎兰之翳翳,于以采之,于莆之涘。匪色之翳,维德容不比。
何其采矣,以遗君子。

这首诗是《诗经》中《陈风·衡门》的开篇。它通过描绘一位孝子在候官黄孝子的兰坡采摘兰花的场景,表达了孝子对父母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1. 猗乎兰之翳翳:这句话的意思是“美丽的兰花郁郁葱葱”,其中“猗”是形容词,表示美丽、优雅的意思,“乎”是语气词,用于引出下一句。“兰之翳翳”指的是美丽的兰花茂盛而繁盛的样子。
  2. 于以采之:这里“于以”是疑问词,意思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采之”则是行动,表示采摘兰花的动作。这句话询问的是为什么要去采摘兰花。
  3. 于莆之涘:这里的“莆”是地名,指的是水边的地名,“涘”是水流的边缘,也就是靠近岸边的地方。“于莆之涘”意味着在兰花盛开的地方,靠近水源的地方,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4. 匪色之翳:这里的“匪”是副词,表示否定的意思,“色”是颜色的意思,“之翳”是指兰花的颜色。“匪色之翳”指的是不是那种鲜艳夺目的颜色,而是朴素自然的颜色。这句话表达的是孝子并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表,而是注重内在的美德。
  5. 维德容不比:这里的“维”是助动词,表示只有的意思,“德”是道德品质的意思,“容不比”是指品德高尚,不与世俗相提并论。这句话强调的是孝子注重的是内在的品德修养,而不是外在的华丽。
  6. 何其采矣:这里的“何其”是疑问词,表示为什么这样呀?“采矣”是动作,表示采摘兰花的动作。这句话表达了孝子对于采摘兰花这一行动的疑问和感慨。
  7. 以遗君子:这里的“以”是介词,表示送给,“遗”是赠送,“君子”是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这里指贤明的君主或者长辈。这句话表达了孝子将采摘到的兰花作为礼物赠送给贤明的君主或者长辈的心意。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孝子对父母敬爱和怀念的情感,以及对内在品德的重视。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孝子对于外在行为的疑惑和反思,以及对贤明的君主或长辈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