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乎兰之旎旎,于以采之,九畹之际。匪臭之旎,维德馨不匮。
何其遗之,于昭孝思。
候官黄孝子兰坡
猗乎兰之旖旎,于以采之,九畹之际。匪臭之旖旎,维德馨不匮。
何其遗之,于昭孝思。
注释:
猗乎兰之旖旎,于以采之,九畹之际。匪臭之旖旎,维德馨不匮。
何其遗之,于昭孝思。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兰花的诗。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猗乎兰之旖旎”,描绘了兰花的美丽姿态,给人一种优雅、高贵的感觉。这里的“猗”字,意为弯曲,形容兰花的弯曲姿态,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第二句“于以采之,九畹之际”,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九畹之地,指的是一片广阔的土地,这里用来比喻兰花生长的环境。诗人用“于以采之”来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同时用“九畹之际”来强调兰花生长环境的优美。
第三句“匪臭之旖旎,维德馨不匮”,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兰花的香气。这里的“匪”字,意为不是,用来否定前面的描述;“维德馨不匮”,意为只有德行才能让人感到愉悦,而兰花的香气正是这种德行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香气的喜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何其遗之,于昭孝思”,诗人表达了对兰花的感激之情。这里的“何其遗之”,意为为什么这样慷慨地赠予我呢?这里的“遗”,意为赠送;“于昭孝思”,意为让我感受到孝顺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感激之情,因为兰花的香气让他感受到了孝顺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孝顺之情的感悟和感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