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庄刈稻夜半归,明月皎皎当柴扉。
橹声隔岸人语近,斗柄插江霜气微。
木叶萧萧覆林屋,芦花茫茫藏钓矶。
儿童村南酒家去,野夫独立风吹衣。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西庄刈稻夜半归,明月皎皎当柴扉。 - 描述了诗人在晚上收割稻谷,月光皎洁照耀着家门的情景。
  • 【西庄】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暗示了这是在一个地方进行的活动。
  • 【明月皎皎】形容月亮明亮清澈。
  • 【当柴扉】即门正对着柴火门,形象描绘出月光照进屋内的画面。
  1. 橹声隔岸人语近,斗柄插江霜气微。 - 描述远处传来的船桨声和近处的人间话语,以及江面上薄雾中的北斗星。
  • 【橹声隔岸】指远处传来的船桨声,【隔岸】意味着声音从远方传来,距离较远。
  • 【斗柄插江】指北斗七星中斗柄插入江水的景象。
  • 【斗柄插江】斗柄是北斗七星的一部分,插入江中象征着天体与大地之间的联系。
  1. 木叶萧萧覆林屋,芦花茫茫藏钓矶。 - 描述树叶覆盖林间小屋,芦花弥漫在水中钓鱼台的情景。
  • 【木叶萧萧】形容树叶沙沙作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萧萧】重复使用,加强了声音的表达。
  • 【芦花茫茫】形容芦花随风飘散,覆盖了整个区域。
  1. 儿童村南酒家去,野夫独立风吹衣。 - 描写一个乡村小孩离开村庄,一位老者独自站在风中的画面。
  • 【村南】指明了一个方向,可能是村庄的南部。
  • 【野夫】指这位老者可能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人,过着田园生活。
  • 【独立风吹衣】形容老者在风中独自站立,衣角被风吹起。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晚景象。第一句“西庄刈稻夜半归”设置了场景,第二句“明月皎皎当柴扉”则引入了主题——月亮照耀下的农家生活。第三句“橹声隔岸人语近”增添了生动性,而第四句“斗柄插江霜气微”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季节的气息。接下来,“木叶萧萧覆林屋”与“芦花茫茫藏钓矶”两个意象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寂静之美。最后,“儿童村南酒家去”和“野夫独立风吹衣”两句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自然。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