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愁比苑寻芳日,忽忆东洲恨别时。
病眼怯看花带露,依稀清泪湿胭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因思念故人而感到愁苦的心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恻恻吟(chè cì yín)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轻声吟唱,声音中透露着深深的忧愁和痛苦。”恻恻”一词用来形容声音低沉、悲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这种情感可能是由于某种失落或离别所引起的。
消愁比苑寻芳日 - 在这里,”消愁”指的是试图减轻内心的忧愁,”比苑寻芳日”则是指寻找美好的时光来分散注意力。诗人可能试图通过外出赏花来暂时忘却忧愁。
忽忆东洲恨别时 - “忽忆”表示突然想起,”东洲”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与诗人有关。这里的”恨别时”表明诗人在回忆某个与离别相关的事件时感到痛苦。
病眼怯看花带露 - “病眼”指的是有疾病导致视力不佳的眼睛。”怯看”意味着不敢去看,可能是因为害怕看到花上露水带来的美丽景象而触动自己的悲伤情绪。
依稀清泪湿胭脂 - 这是对前面两句情感状态的深化描写。”依稀”形容模糊不清,可能是因为泪水打湿了脸颊或眼泪模糊了视线。”清泪湿胭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泪水如花瓣上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而泪水打湿了胭脂,使得原本艳丽的脸色变得苍白无力。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因思念故人而感到愁苦的人的形象。诗人试图以赏花的方式来暂时忘记忧愁,但最终却因为回忆起与离别相关的痛苦经历而感到更加痛苦。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所爱之人时的无助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