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空青带薄岚,水光深黑入洄潭。
望到中都三百里,好山不断似江南。
注释:野色的色调是青色,还带有薄薄的山岚,水的颜色是深黑色的。
望到中都三百里,好山不断似江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乘船途中所见的景色。首句写山色,次句写水色,第三句写眺望中的中都,最后一句写远眺中的山水。诗人以“空”、“薄”形容山岚和天色,色彩明暗相间,有声有色,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山峦,但“好山”二字却使人联想到了江南一带的秀美山峦。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野色空青带薄岚,水光深黑入洄潭。
望到中都三百里,好山不断似江南。
注释:野色的色调是青色,还带有薄薄的山岚,水的颜色是深黑色的。
望到中都三百里,好山不断似江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乘船途中所见的景色。首句写山色,次句写水色,第三句写眺望中的中都,最后一句写远眺中的山水。诗人以“空”、“薄”形容山岚和天色,色彩明暗相间,有声有色,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山峦,但“好山”二字却使人联想到了江南一带的秀美山峦。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①“偶从”二句:说这石头是偶然从深井中得到的,其实它原来就在太湖边。 ②“艮岳”二句:艮岳指宋高宗为镇压金人的南侵而建的行宫,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南。劫灰指南宋灭亡后,金人占领杭州时,宋恭帝赵显被俘北去,其妃子崔氏自缢而死,故称劫灰。 ③“忠臣”二句:忠臣指宋代名将岳飞,他因抗金有功被封为鄂王,死后葬于绍兴,故云忠臣。厉齿泣指岳飞被秦桧害死前,曾上表请诛桧贼以谢天下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如下: - 只道花如雪,何如鬓亦丝。 - “只道花如雪”:诗人原本以为梅花像雪花一样洁白无瑕。 - “何如鬓亦丝”:但实际观察后发现,自己的头发也像白发一样苍白。 - 客中今日腊,眼底去年枝。 - “客中今日腊”: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度过了今天这个寒冷的日子(即腊月)。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凤过桐溪水,溪桥迎凤名。 光摇锦翮动,影落彩虹明。 夹岸梧桐老,芳洲杜若生。 尚余千古迹,登览一伤情。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凤过桐溪水,溪桥迎凤名。 - 凤凰飞过桐溪的水面上,溪边的桥因此得名“迎凤桥”。这里的“凤”指传说中的神鸟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丽。 2. 光摇锦翮动,影落彩虹明。 - 凤凰展翅飞翔,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它的影子投射在彩虹上,使彩虹更加明亮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闻道溪田熟 - 此句表明诗人得知家乡田地丰收。"闻道"表示听说或得知,"溪田"指位于溪边的稻田。 2. 如今刈获无 - 这句话表达了当前的情况是收成已经没有,可能是因为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稻谷未能收割。"刈获"是指割取谷物。 3. 还能足家食 - 尽管稻谷未收,但诗人仍能通过其他方式满足家庭的食物需求。"足"意为足够,"家食"即家庭的饮食。 4. 且不负公租 -
【注释】 致此:由于这样。江湖:代指南方的江河湖泊。艮岳:宋孝宗时修建的一座大型石山,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是当时著名的游览胜地。指代诗人所处之地。君意:指诗人对友人的感情。贞确:坚贞不移;坚定。比:比喻。吾心:我的内心。 【赏析】 《致此江湖远,于今岁月深。摩挲悲艮岳,指点看云岑。烟雾含余润,风雷起太阴。峥嵘见君意,贞确比吾心》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居乡期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河堤怀古》中的前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落日黄河岸:“落日”指的是夕阳,而“黄河岸”则是指黄河边,这里用“落日”来描绘时间是在傍晚,“黄河岸”则点明了场景的具体位置。 2. 儿童看使臣:“儿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当地的百姓或者是观看的人,而“使臣”则是指奉命出使的官员或使者。这句诗表达了当地民众对出使官员或使者的好奇和关注。 3. 云封龙伯树
【注释】 闻道南塘旱:听说。 吾家正可忧:我们家里正好可以担忧。 不能供赋税:无法缴纳赋税。 岂得免征求:怎么能够免除赋税的索取。 旧宅荒苔雨:我那旧居的庭院里长满了杂草。 先茔宿草秋:我的祖坟前长满了杂草,已经到秋天了。 急难须努力:在急难的时候必须努力。 更与阿骐谋:还要和阿骐一起商量。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弟妹及女婿的关切之情。诗中以“南塘”为题,意寓“江南”。首联点明时局
横湖如疋练,风景此中稀。 日暖赤鳞跃,天晴白鸟飞。 寒松蟠石岸,春水没苔矶。 几度斜阳晚,渔舟渡口归。 注释与赏析: 1. 横湖如疋练,风景此中稀。 - “横湖”指的是湖面宽阔,如同一条横贯的绸带。“如疋练”形容湖面波光粼粼,如丝般光滑细腻。 - “风景此中稀”意味着在这样美丽的湖景之中,能够欣赏到如此景色的机会并不多见。 2. 日暖赤鳞跃,天晴白鸟飞。 - “日暖”指太阳温暖,天气晴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好题,明确题干中的“赏析”要求,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此诗首联描写了诗人在蔡河雪消春水生,使者发船将远行的情景;颔联写出了诗人得遇乡里虽慰意,却念妻子难为情;颈联写出了诗人草埋金谷楼前路,潮打钱塘江上城;尾联写出了诗人南北登临总怀古,船中有酒且须倾。 【答案】 (1)译文:冰雪消融蔡河水上涨,使者扬帆起程将远行
【注释】 浴凤沼:比喻贤士隐居的地方。 凤鸟从何来,来止桐溪旁:凤凰是从哪里来的?它停在桐溪的旁边。 锦毛濯春雨,彩翮晞朝阳:美丽的羽毛在春雨中沐浴,鲜艳的翅膀在朝阳下闪烁。 蘋藻动浮彩,兰芷吹幽香:水草在水中摇曳,水面上漂浮着五彩斑斓的色彩;兰花和芷草散发出幽雅的香气。 凤去今不返,空余鸥鹭行:美丽的凤凰去了哪里不再回来?只剩下了自由自在飞翔的鸥鹭。 【赏析】
【注释】 昨夜雨来风更颠:昨夜的风雨使江水翻腾,船只颠簸。 淮河北口且湾船:指淮河下游的入海口,因为水流湍急,故船只在此处多选择停泊,等待风平浪静。 今朝浪静张帆去:今天天气晴朗平静,可以扬帆远行。 蓬底看山不碍眠:在船篷下休息时,可以欣赏到远处的山峰,不会妨碍睡眠。 【赏析】 《舟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晚年自号石湖居士
【注】蔡河: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由北向南,流经今河南、山东、江苏三省市。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舟行途中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首句写“十日舟行不见山”,船已行了十天,但只见一片汪洋,不见一山;次句写“沙河多似蔡河湾”。“沙河”,大运河的一部分,从河北入淮,到山东入海,沿途经过不少地方,所以叫“蔡河”。这里说:“沙河”像“蔡河”一样弯弯曲曲,两岸都是水,没有山。第三句说:“舟人忽报安丰近”
【注释】 1. 百折:形容河流弯曲曲折。 2. 沙河:地名,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南。 3. 入淮:指流入淮河。 4. 长淮:即大河,指淮河。 5. 奈尔:奈何、如何。 6. 风浪多:风浪很大。 7. 使者官船夜须发:指夜间航行的使者乘坐的官船必须靠水边而眠,因此船上人员的头发湿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蔡河至沙河一段河道中,由于淮河水深流急,舟行十分艰难。诗以“百折”二字起兴,点明地点
注释: 扬州:指扬州城。 远水疏星影动摇,西风落木景萧条。 远望水中的星星在波动,西风吹落了树木显得萧索凄凉。 伤心一片船头月,犹照扬州廿四桥。 那片孤寂的月光映在船头,依旧照亮着扬州的二十四座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扬州风景画。诗中以“远水”和“西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冷的氛围;接着通过“疏星”、“落木”等意象,将读者的视线从天空引导到地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
注释: - 扬州城下是官河:官河即古运河,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内。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城市之一。“城下”指的是在扬州城下的位置。“官河”指的是连接扬州与其他城市的古运河。 - 春雨春风自绿波:春雨春风吹拂着水面,使水面泛起绿色的波浪。“春雨”指的是春季的雨水,“春风”指春风。“绿波”指的是春天的湖水或河水呈现出绿色波光。 - 欲问繁华旧时事:想要询问过去繁华的事情
【注释】 扬州:今属中国江苏省。 太平年:指隋朝的“大业”年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的年代。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进士船:指隋炀帝时,江南地区的许多士族子弟,乘着皇帝赐给的船只,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中经过扬州时,便在船上举行宴会,互相唱和。 挂帆:指扬帆。 扬子岸:即今江苏镇江北之金山寺。 登仙:登上天堂,指成仙得道。 【赏析】 《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