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能说太平年,曾见江南进士船。
打鼓挂帆扬子岸,人人尽道是登仙。
【注释】
扬州:今属中国江苏省。
太平年:指隋朝的“大业”年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的年代。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进士船:指隋炀帝时,江南地区的许多士族子弟,乘着皇帝赐给的船只,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中经过扬州时,便在船上举行宴会,互相唱和。
挂帆:指扬帆。
扬子岸:即今江苏镇江北之金山寺。
登仙:登上天堂,指成仙得道。
【赏析】
《扬州》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送进士赴京图景,并借以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涯厌倦的心情,同时寄寓了自己对仕途升迁的企求。全诗四句,前两句为实写,后两句为虚写。首句点明送进士的时间是太平年,第二句写江都人送客的情景。三、四句写江南人登舟送别的情景。
这首诗的开头就交代了送进士赴京的背景:老翁曾见江南的进士们乘坐朝廷赐予的大船到扬州来,一路上敲着鼓,扬着帆,一路高歌,人人皆知他们要成仙而去。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把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诗人又用“人人尽道是登仙”一句,从反面烘托出江南进士们的豪情壮志。这既是对前面“打鼓挂帆”这一盛况场面的有力衬托,也是对江南进士们即将踏上仕途,实现人生理想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诗人笔锋一转,说:“人人都知道他们要去‘登仙了’。”这句既是对前面“人人尽道是登仙”的进一步烘托,又是对江南进士们即将踏上仕途,实现人生理想的美好祝愿的具体化。
此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结构紧凑、层次井然;音韵和谐、铿锵有致。